第130章 试块防伪核验与建材市场追踪(2 / 2)
“可以!”王工立刻点头,“我们有便携式回弹仪,现在就能去工地检测,半小时出结果,比等找到真试块快多了。”
下午四点,检测机构的车跟着顾沉舟和苏晚回到工地。裙楼梁已经浇筑完成三天,表面还覆盖着养护膜。苏晚掀开养护膜,王工拿着回弹仪,在梁的侧面和底面各选了10个检测点,逐一测试。显示屏上的回弹值稳定在“38-40pa”,换算成混凝土强度,刚好是36pa,超过c35的标准值。“实体强度合格!”王工收起仪器,“就算真试块找不到,有这份实体检测报告,也能证明裙楼梁的质量没问题。”
苏晚松了口气,顾沉舟却没放松:“还是要找到真试块,不然‘老吴’拿着真试块去别的地方造谣,说我们的试块被掉包是因为实体质量不合格,还是会有麻烦。”
傍晚六点,周明的电话终于打了过来,语气带着兴奋:“顾总!我们在诚信五金店的后院找到了真试块!藏在一个废弃的铁桶里,上面有三角标记,跟苏工说的一样!而且我们查到‘老吴’的真实身份了,叫吴建国,是陈立东的姐夫,之前在城通建材负责钢筋采购,去年因为偷换钢筋被开除了!”
“钢筋采购?”苏晚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吴建国负责过钢筋采购,很可能对钢筋的供应链很熟悉,他现在跑了,会不会对项目的钢筋原材动手脚?“周明,你立刻查我们最近进场的钢筋批次,尤其是从‘城东建材市场’采购的,看有没有被掉包成劣质钢筋的可能!”
电话那头的周明立刻应下:“我现在就去查钢筋的验收记录和质保书,有情况马上汇报!”
挂了电话,苏晚看着工地里堆放的钢筋,心里的担忧又涌了上来——钢筋是建筑的“骨架”,要是被换成劣质的,比混凝土试块被换更危险,尤其是核心筒的主筋,一旦强度不够,整个结构的安全都会受影响。
顾沉舟看出她的担忧,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担心,我们现在就去查钢筋原材,每一批都核对质保书和炉号,再抽样送第三方检测,确保没有问题。”
两人走向钢筋堆放区,夕阳的余晖洒在银白色的钢筋上,泛着冷光。苏晚拿起一根hRb400E直径25的钢筋,查看上面的炉号——“xh”,和质保书上的一致,但她还是不放心,用手摸了摸钢筋的表面,感觉肋纹的深度比标准的浅了一点。“还是送样检测吧。”她对顾沉舟说,“光看外观和炉号不够,得测一下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才能完全放心。”
顾沉舟点头,立刻安排工人抽样:“每个规格的钢筋都抽三根,送第三方机构加急检测,明天早上必须出结果。”
晚上八点,钢筋样品送抵检测机构。苏晚和顾沉舟坐在检测机构的大厅里,等待着初步的检测结果。王工拿着一根钢筋样品,走进实验室,过了半小时,他走出来,脸色有些复杂:“苏工,顾总,初步检测发现,有一批hRb400E直径22的钢筋,屈服强度只有380pa,低于标准的400pa,可能是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苏晚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这批钢筋是用来做核心筒柱的箍筋,要是屈服强度不够,柱子的抗剪能力会下降,后果不堪设想。“是吴建国换的?”
王工摇头:“现在还不能确定,需要看这批钢筋的采购合同和供应商——如果是从吴建国之前负责的渠道采购的,可能性很大。”
顾沉舟立刻拿出手机,给采购部打电话:“查最近进场的hRb400E直径22钢筋,供应商是谁?采购渠道是不是城东建材市场?”
电话那头的采购经理语气慌乱:“是、是从城东建材市场的‘兴旺钢筋店’采购的,当时是吴建国推荐的,说价格便宜……我们没仔细查供应商的资质,就签了合同!”
“果然是吴建国!”苏晚咬了咬牙,“这批钢筋不能用,必须立刻封存,明天等正式检测报告出来,就联系供应商退货,还要报警追究他们的责任!”
顾沉舟点头,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夜色,眼神坚定:“明天我们兵分两路,我去查兴旺钢筋店的底细,看他们还有没有给其他项目供过劣质钢筋;你留在工地,监督封存不合格钢筋,再联系新的供应商,尽快补上合格的钢筋——不能让钢筋问题影响核心筒的施工进度。”
苏晚点头,心里清楚,吴建国留下的钢筋危机,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棘手——钢筋是核心建材,更换供应商、重新采购需要时间,而核心筒的钢筋绑扎已经迫在眉睫。这场围绕钢筋原材的较量,将是他们下一阶段必须打赢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