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积木塔的启示,陪伴中的边界(2 / 2)
王老师温柔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安安今天表现得很棒呢!不仅保护了自己,还主动提出和大壮一起搭新城堡。老师正要给安安妈妈发消息,没想到安安自己就来汇报啦?”
苏晚凑近话筒:“王老师您好,我是苏晚。想了解一下两个孩子后来相处得怎么样?”
“顾太太放心,下午他们一直在一起搭积木,还约好明天要搭一个游乐园呢!”王老师笑着说,“安安今天解决问题的办法很成熟,很多小朋友遇到冲突只会哭或者打回去。”
顾沉舟这时才开口:“谢谢老师及时处理。我们在家也会继续引导,让孩子学会既保护自己,又友好相处。”
挂断电话,安安已经兴奋得在书房里转圈:“爸爸!王老师表扬我了!”
顾沉舟把儿子抱到膝头,手指轻轻梳理他翘起的头发:“安安,知道爸爸为什么最开心吗?”
“因为我没哭?”
“不是。”
“因为我告诉老师了?”
“也不全是。”
苏晚靠在书桌边,看着父子俩。夕阳从百叶窗缝隙漏进来,在顾沉舟侧脸投下细长的光带。她听见丈夫轻声说:
“爸爸最开心的是,安安记住了我们说过的话,而且用得特别好。这才是真正的勇敢——不是不怕,是害怕也能做对的事。”
安安似懂非懂地点头,小身子依赖地往后靠进父亲怀里。
晚饭后,绘本时间。苏晚拿着那本《妈妈是超人设计师》刚要坐下,安安却从书架底层翻出另一本——《两个好朋友》。
“今天想听这个。”他抱着绘本,眼睛亮晶晶的。
顾沉舟与苏晚对视一笑。这本书讲的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从冲突到理解的故事,倒是应景。
苏晚读绘本时,顾沉舟就靠在儿童房的门框上。他听着妻子温柔的声音,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忽然想起下午那个未接来电——有个重要客户想晚上谈合同,他婉拒了。
如果是三年前,他一定会去。那时他觉得陪伴就是人在场,现在才明白,陪伴是心在场。就像此刻,他看着安安随着故事剧情时而皱眉时而微笑,比签成任何合同都满足。
“……所以小熊和小兔子最后明白,好朋友也会有不同想法,这很正常。”苏晚合上书,亲了亲儿子的额头,“就像安安和大壮,对不对?”
安安用力点头:“嗯!明天我要带叔叔做的小木车给大壮玩!”
熄灯后,儿童房的夜灯亮起柔和的光。顾沉舟轻轻带上门,回到客厅。苏晚正收拾着散落的玩具,抬头问他:
“今天那个客户……”
“推明天见了。”顾沉舟接过她手里的积木,弯腰放进收纳箱,“没有什么比安安学会处理冲突更重要。”
苏晚站直身子,在朦胧的灯光里注视丈夫。他眉宇间依然有商场上磨砺出的锐利,但眼神软得像此刻的夜色。
“沉舟,你变了很多。”
“是你们改变了我。”
窗外传来晚归的鸟鸣。顾沉舟伸手,把妻子揽进怀里。这个拥抱不带情欲,只有历经磨合后的温存与默契。
“以前觉得教育就是说教,”他的声音响在苏晚耳边,“现在才懂,最好的陪伴是示范——示范怎么面对冲突,怎么控制情绪,怎么在坚持原则时也不失温柔。”
苏晚把脸埋在他肩头,闻到淡淡的薄荷须后水味,混着安安的儿童沐浴露香气。这个家,正在他们的共同守护下,变得愈发坚韧而温暖。
她知道,明天还会有新的挑战——安安的社交、她工作室的订单、顾沉舟公司的项目。但就像安安今天搭的积木塔,倒塌了可以重建,只要找到那个平衡点。
而他们的平衡点,就是彼此支撑的陪伴。不是谁牺牲谁,而是互相成就,在各自的轨道上发光,又永远为彼此留一盏归家的灯。
顾沉舟望向书房方向,那个木质相框静静立在书架上,里面的合影笑得灿烂。从教孩子“不用讨好别人”,到引导他处理冲突,每一步都像在搭积木——耐心,专注,找到关键支撑点。
而他知道,这座名为“家”的建筑,正在这些平凡却用心的日子里,一砖一瓦,筑得坚实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