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病態的世界(2 / 2)
晚自习结束,我送叶童回家,顺便拿点她买多了吃不掉的零食。
这傢伙的客厅,跟零食仓库似的,摆的一层又一层。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可惜自由活动的时间太短,不然我能窝在这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那该是多么快乐的生活啊。
叶童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嚮往的,这个不得不承认。
如此优渥的家庭条件,生活也是无忧无虑,谁不喜欢呢。
哪像我,买双球鞋,都得反覆对比。
我们小镇上的人,大多数家庭都差不多,但也因为时代的进步,渐渐的有了贫富之差。
有些家长出门做生意,赚了点钱,那么他的孩子,生活条件就好了许多,一些没有生意头脑的,日復一日的打工,家里的条件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这点在学校就能很明显的看得出来。
有些学生,用著最新款的手机,穿的也是名牌。
学生时代,不是说得像依恋或者lv才叫名牌,在我们眼里,能叫得出牌子的,就已经是名牌了,什么耐克,贵人鸟之类的。
我身上的,也有牌子,只不过是听都没听过的杂牌。
这阵攀比风在学校里非常盛行,它是负面的,但却是成长期不得不正视的事实。
我们宿舍有个同学,他一个喝水的杯子,都要七十多块钱。
在三年前,我想给江老师买支钢笔,费了个把月的劲都没赚到这么多。
之所以攀比,是因为优越感的体现,简单来说就是装批啦,感觉很爽。
鄙人有幸装过一次,確实很得劲。
我家如果有钱,我装的更狠,谁不喜欢被人举起来的感觉呢。
叶童用的永远都是最新最好的,有钱,隨便造,她的这点钱,在叶叔叔眼里,那根本不算钱。
但不少同学,跟我的家庭条件差不多,我们用不起最新款的手机,也买不起名牌衣服,当攀比之风吹的呼呼作响时,自尊就降到了尘埃里。
或许我只有这点和他们不同,我喜欢装批的优越感,但同时又没有內耗心理,我不觉得自己的家庭有什么拿不出手的。
这个贫穷的家,是我和梁启文最值得自豪的地方。
有一个疼自己的爸妈,比什么都强。
2012年,是我印象中,攀比之风最盛行的一年,穿名牌的看不起穿杂牌的,家里有钱的,身边会围著几个小弟,我甚至都没发现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就好像一夜之间。
之前班里有个胖子,没什么人跟他玩,可后来,他成了最受欢迎的人,甚至还有女同学给他写信,就很奇怪。
这种现象,越长大就越明显,有钱的人,无关相貌,性格,他的人缘会越来越好。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导致那些买不起名牌的,都纷纷跟家里人要钱,买一双几百块的鞋,走在班上,那就是最靚的仔。
梁启文的企鹅生意,在这些天达到了顶峰,一个六位数的企鹅號,能卖到一千块,我一直觉得自己还挺有做生意的头脑,直到梁启文拿著厚厚的一叠钞票站在我面前。
我意识到一件事,这个世界,正常人没那么多,它是病態的,我到现在都想不通,在2012年一千块买企鹅號的同学是什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