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一课:何为科学修仙(2 / 2)
他详细阐述了这可能包含的层面:
健康与寿命的优化: 通过灵子流滋养细胞、修复损伤、调节代谢,达到祛病强身、延缓衰老甚至突破现有寿命极限的可能。
认知与创造力的飞跃: 优化大脑能量供应与神经网络效率,提升学习速度、记忆力、直觉洞察力与创造性思维。
能量与信息的直接交互: 掌握与宇宙能量海及特定信息结构(如“坐标”)交互的能力,可能开辟出全新的通信、计算乃至能源利用方式。
意识层面的深化与扩展: 理解意识的本质,探索集体意识、潜意识等深层领域,甚至触及生命与宇宙关系的终极答案。
“这是一个宏伟的、阶梯式的目标体系。”陈醒总结道,“它远比神话中的‘飞升’更复杂,更脚踏实地,也更具挑战性。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探索的勇气,更要有科学的严谨、工程的耐心和伦理的约束。”
他最后强调了“科学修仙”与旧有范式的根本区别:
“传统的修炼,往往依赖于秘而不传的口诀、个人的顿悟和难以言说的‘境界’,缺乏普适性和可验证性。而我们的‘科学修仙’,其所有方法、原理、进展乃至风险,都必须是可表述、可传授、可验证、可迭代优化的。我们要建立的,是一套完整的、从基础感知到高级应用的科学训练体系。”
“这意味着,”陈醒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扫过每一位学员,“你们每一个人,都不仅仅是学习者,同时也是这条道路的共同开拓者和实验数据的贡献者。你们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败,每一次独特的体验,都将被详细记录、分析,融入这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之中。”
大厅内一片寂静,学员们都被这宏大而清晰的蓝图所震撼。陈醒的话语,如同拨云见日,驱散了他们心中许多模糊的想象和疑虑。他们明白了,自己参与的并非一场神秘的仪式,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以自身为实验场的伟大科学远征。
“科学修仙,其路漫漫,其责重重。”陈醒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沉重的嘱托,“它赋予我们窥探生命与宇宙奥秘的可能,也要求我们背负起与之相应的、谨慎使用这份力量的责任。我希望你们在追求力量与知识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对生命的敬畏,对真理的谦卑,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担当。”
“现在,”陈醒结束了这意义深远的第一课,“我们对脚下的道路,是否清晰了一些?”
台下,八十一名学员的眼神,已然与初入大厅时截然不同。少了几分迷茫与猎奇,多了几分清澈的认知与沉甸甸的使命感。他们齐声回答,声音虽然还带着些许试探,却已有了凝聚的雏形:
“清晰了,导师!”
第一课,为这些背景迥异的“种子”,奠定了共同的、坚实的科学基石。接下来,便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带领他们真正踏入那扇通往内在宇宙的大门。而陈醒知道,真正的挑战,此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