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走火入魔”成为历史(2 / 2)
学员代号“赤霄”,一位火属性特质明显、性格急躁的学员,在一次尝试压缩能量以求突破时,“净土”系统监测到其能量场核心温度异常攀升(超越安全阈值0.3%),同时伴随“意识波动熵值”升高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飙升。系统并未等到能量真正失控,而是在风险耦合算法判断其“过热失控”概率超过30%时,便发出了预警:
“警告:检测到‘能量过热-意识躁动’耦合风险。建议:立即停止能量压缩,切换至‘寒冰诀’基础循环进行降温,并进行‘清心咒’意识锚定。”
赤霄虽心有不甘,但基于对系统的信任,依言而行。十分钟后,所有异常指标回落正常。一次潜在的“能量焚身”危机,消弭于无形。
另一位学员“素影”,在深度冥想中试图接触一个较为复杂的古代能量符文(研究用途)。“净土”系统通过其EEG信号,捕捉到其潜意识层面出现异常的、带有恐惧色彩的脑电波模式,同时其能量场与符文结构产生共鸣时出现了轻微的“频率吸附”现象(意识有被牵引风险)。系统判断存在“意识依附”或“信息污染”风险,立刻切断了她与符文模型的能量连接,并提示:
“警告:检测到‘意识依附\/信息污染’潜在风险。建议:中断当前冥想,进行现实感强化训练,并由心理辅导员进行访谈。”
事后心理访谈证实,素影在接触符文时,确实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迷恋感”和“隐约的恐惧”,若非系统及时介入,后果难料。
最为惊险的一次,发生在一位平日里沉默寡言、表现稳定的学员“墨玉”身上。“净土”系统通过对其日常行为数据(通讯频率降低、社交回避指数升高)和生理数据(血清素水平持续缓慢下降)的长期追踪,结合其能量场中出现的极其隐蔽的“向内收缩”趋势,竟然提前两周预测到了其有陷入 “深度抑郁性意识封闭” 的风险!系统并未发出刺耳警报,而是向导师和苏青竹团队发送了详细的评估报告和分级干预建议。心理团队得以提前介入,通过温和的疏导、药物调整和积极的团体活动,在墨玉本人都尚未明确意识到自身状态异常时,就成功地将他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一个个成功的案例,如同坚实的砖石,垒砌起所有人对“净土”系统的绝对信任。学员们不再视监测为束缚,而是将其视为最可靠的“护道者”。他们可以更加大胆、更加专注地去探索自身的极限,因为他们知道,有一条无形却无比坚固的安全绳,始终系在腰间。
陈醒站在“洞察之眼”中心,看着大屏幕上代表八十一名学员的八十一个光点,其旁的“健康态指数”绝大多数都稳定在代表安全的绿色区域。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安心感涌上心头。
“今天,我们可以正式宣布,”他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传遍“龙吟阁”的每一个角落,“在‘科学修仙’的道路上,那个凭借模糊经验、个人运气乃至神秘主义来规避的、名为‘走火入魔’的幽灵,已经成为了历史!”
“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路一片坦途。”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严肃,“我们消除了已知的、可量化的风险,但未知的领域依然广阔。‘净土’系统需要不断进化,我们的认知需要不断拓展。真正的危险,或许正隐藏在我们目前尚未观测到的维度。”
“然而,”陈醒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岩层,看到了无尽的星空,“至少从今天起,我们不必再为已知的陷阱而提心吊胆。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与勇气,投向那真正值得探索的、壮丽而未知的深处。”
“走火入魔”成为历史,这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里程碑,更是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它标志着“科学修仙”彻底摆脱了古老修行文化中那份沉重的宿命论色彩,真正将自身命运,牢牢掌握在了理性、科学与技术的手中。探索的征途,因此而卸下了最沉重的枷锁,得以轻装上阵,全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