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凤宝临世,满朝文武争着宠 > 第139章 两年

第139章 两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力排众议,在全国各州郡推行了两项新政:一是广设女子学堂,允许女子入学读书,明理增慧,学习诗词歌赋、医卜星象乃至治国韬略;二是建立济善堂,专门收容被遗弃的女婴和孤苦无依的女子。

他曾亲临皇都最大的济善堂,看着那些原本可能夭折或被贩卖的女童,在嬷嬷和女先生的照料下,学习纺织、刺绣、医术、算学等各种能够安身立命的手艺,眼中露出了欣慰的光芒。

他对随行的官员说:“昭华长公主曾言,众生平等,女子亦能顶天立地。她们不是累赘,是这新世界的希望与力量。朕开设此地,非仅为慈善,更是要告诉天下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珍视,都有权利追寻自己的道路。”

他的话语和举措,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天启国的风气。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女子的才能,民间溺毙女婴的恶习几乎绝迹。

那些从济善堂走出去的女子,有的成了技艺精湛的工匠,有的成了悬壶济世的医者,有的甚至凭借才学进入地方官府任职。

她们的存在,无声地印证着新帝的远见,也仿佛是凤倾羽那份博爱精神在人间开出的花朵。

而在遥远的边关,黄沙漫卷,旌旗猎猎。

凤云舟一身玄甲,伫立在城墙之上,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视着广袤的疆域。

两年的边关风霜,将他身上最后一丝稚气磨砺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军旅统帅的坚毅与冷峻。

他主动请命驻守边关,这里是最前线,也是他心中守护妹妹用生命换来的安宁的第一道防线。

他治军极严,与将士同甘共苦,亲自带队巡防,无数次击退来自荒漠深处试图趁乱劫掠的异族和残余魔物。

他的“云麾军”已成为天启国最令人闻风丧胆的铁骑之一。

夜深人静时,他常常独自登上最高的烽火台,望着天启皇都的方向,望着那璀璨的星河。

手中,或许会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佩,那是凤倾羽年少时送他的生辰礼。

“妹妹,”他对着夜空低语,声音被风吹散,“边关安好,天启安好。你看到了吗?哥哥没有食言。”

冰冷的甲胄下,是一颗滚烫的、承载着无尽思念与誓言的心。

他将所有的悲痛与柔情,都化作了守护疆土、斩妖除魔的铁血意志。

九重天,仙云缭绕,宫阙万千,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与祥和。

凌霄殿内,昊天上帝依旧端坐于御座之上,处理着三界事务。

只是,偶尔在议事的间隙,他的目光会掠过殿外缥缈的云海,似乎想从中寻找那一抹曾惊艳了时光、也灼痛了记忆的红色身影。

仙官们察觉到,天帝陛下比以往更加沉默,周身那统御诸天的威严中,似乎也融入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怅惘。

他下令在九重天最高处的“忆梧台”种满梧桐神树,每当风过,树叶沙沙,仿佛低语着某个不曾被遗忘的名字。

青寰神尊时常往返于神木林与天启皇都之间,她以生命神力默默滋养着下界,尤其关注着天启国那片土地。

她知道,那是君上最牵挂的地方。

玄微神尊依旧漫步于命运长河之畔,观测着更加繁复的未来,偶尔会停下脚步,指尖轻触某条微光闪烁的支流,似乎在探寻某种几乎不可能的可能。

沧洄神尊坐镇山河核心,他的意志与大地龙脉深度融合,稳固着新世界的根基,他的沉默,如同山岳般厚重。

离渊握着战神剑,镇守四方,他眺望着三界,看着她用性命换来的安宁,眼神复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