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后宫争香定制专属氛,合香守拙中立避风波(2 / 2)
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回香氛上,既没有答应武惠妃的请求,也没有直接拒绝。武惠妃见她态度坚决,不再提及寿王,转而与她谈论起香料的制作工艺。苏合香一一应答,言语间只谈香道,不涉其他。
临走时,武惠妃又派内侍送来一箱绸缎,苏合香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回到合香居后,她将武惠妃送的夜明珠、步摇与绸缎全部交给阿罗憾保管,嘱咐道:“这些东西太过贵重,我不能收。你明日便派人送回惠宁宫,就说臣妾无功不受禄,若娘娘喜欢香氛,臣妾日后会多为娘娘调制,无需如此重赏。”
阿罗憾点头:“你做得对。武惠妃野心勃勃,这些礼物不过是诱饵,你若收下,日后便难脱干系。只是这样一来,你恐怕会得罪她,日后在宫中行事,要更加小心。”
苏合香叹了口气:“我也知道,可我若不这样做,一旦卷入储位之争,不仅我自身难保,还会连累萧策与合香居。如今我只盼着尽快集齐‘长安十二香’,找到回去的路,远离这些宫廷纷争。”
话虽如此,苏合香心中清楚,只要她还在盛唐,还与皇室有牵连,就难以真正置身事外。果不其然,几日后,宫中便传出流言,说苏合香收了武惠妃的重赏,却不为武惠妃办事,是个“忘恩负义”之人。甚至有内侍在杨贵妃面前挑拨,说苏合香与武惠妃私下往来密切,恐怕对杨贵妃不利。
这日,苏合香奉命入宫为杨贵妃调制新的香氛。刚走进华清宫,便见杨贵妃坐在殿内,脸色阴沉,身边的宫女都大气不敢出。苏合香心中明白,定是流言传到了杨贵妃耳中。
她走上前,躬身行礼:“臣妾参见贵妃娘娘。今日臣妾为娘娘带来了新调的‘荷花烟雨’,用刚采摘的荷花与荷叶萃取汁液,搭配少量龙涎香,适合夏日使用。”
杨贵妃没有看香盒,而是冷冷地问道:“苏娘子近日与武惠妃娘娘走得很近?我听说,武惠妃娘娘送了你不少贵重之物,还请你入宫议事?”
苏合香连忙解释:“娘娘明察,臣妾只是为武惠妃娘娘调香,并未参与任何议事。武惠妃娘娘送的礼物,臣妾已全部送回,绝无半分私藏。若娘娘不信,可派人去合香居查验。”
说着,她将为杨贵妃准备的“荷花烟雨”打开,清新的荷香瞬间弥漫在殿内。杨贵妃闻到香气,脸色稍缓。苏合香继续说道:“臣妾深知后宫局势复杂,从不敢轻易站队。臣妾之所以为各宫娘娘调香,只是想借皇室的资源寻找‘长安十二香’的线索,并无他意。若娘娘觉得臣妾此举不妥,臣妾日后可只为本宫调香,不再为其他嫔妃服务。”
杨贵妃沉默片刻,看着苏合香真诚的眼神,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她拿起香盒,闻了闻,语气缓和下来:“罢了,我也知道你不是那种趋炎附势之人。只是武惠妃心思深沉,你日后离她远些便是。这‘荷花烟雨’香气清新,我很喜欢,你就留在宫中,再为我多调几款夏日用的香氛吧。”
苏合香心中松了口气,连忙应下。接下来的几日,她便留在华清宫,专心为杨贵妃调香。她为杨贵妃调了“茉莉冰露”,用冰镇的茉莉汁液混合蜂蜜,涂抹在身上,清凉解暑;又调了“薄荷香膏”,加入少量樟脑,既能驱蚊,又能提神。
杨贵妃对这些香氛十分满意,渐渐打消了对苏合香的疑虑。而苏合香也借着留在华清宫的机会,查阅了宫中的古籍,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长安十二香”的线索。
这日,她在整理杨贵妃的藏书时,偶然发现一本《香谱》,里面记载了“长安十二香”中“兰香”的原料——“兰香需用楚地幽兰,搭配西域没药,经霜露浸泡七日,方可萃取其香”。楚地幽兰如今已十分稀有,而西域没药更是难得一见。
苏合香将这个发现告诉阿罗憾,阿罗憾思索片刻,说道:“我记得大食国的使者近日还在长安,他们此次带来的贡品中,便有没药。至于楚地幽兰,我可以托胡商朋友去楚地寻找,只是需要些时日。”
苏合香点头:“只要能找到原料,多等些时日也无妨。如今后宫的风波暂时平息,我正好可以专心研究‘兰香’的配方。只是武惠妃那边,恐怕不会就此罢休,我们还是要多加小心。”
阿罗憾笑道:“你放心,我已让胡商朋友留意宫中的动向,若武惠妃有什么动作,我们会提前知晓。你只需安心调香,其他的事交给我和萧策便是。”
苏合香看着阿罗憾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穿越到盛唐,她虽历经波折,却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与信任。她相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定能集齐“长安十二香”,解开穿越的秘密,也能在复杂的宫廷局势中安然无恙。
窗外的阳光正好,合香居后院的香料田里,新种下的薄荷与茉莉长势喜人。苏合香拿起手中的香谱,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复原“兰香”的道路或许会充满挑战,但每一步,都离真相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