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警世香燃(2 / 2)
苏合香躬身回道:“陛下,茱萸汁能显影隐墨,也能激发人身上残留的阴谋气息。方才香柱未变,是因为使者刻意掩饰,如今被茱萸汁激发,他与杨国忠之人密谈的歹念气息显露,香柱便变为暗红——这足以证明,他们确实在策划谋反之事!”
使者见香柱变红,吓得面如死灰,瘫倒在地:“不……不是的!是杨国忠逼我的!他让我给安禄山大人送信,让安禄山大人提前起兵,说这样他就能趁机夺权……我也是被逼的啊!”
“你胡说!”杨国忠脸色惨白,厉声喝道,“你这逆贼,竟敢诬陷本官!陛下,这都是他的一面之词,您可千万不能信啊!”
“是不是诬陷,一问便知。”萧策立即下令,“把昨夜被扣押的杨国忠之人带上来!”
很快,两名黑衣人被押了进来。他们见使者已招供,香柱又变为暗红,再也不敢隐瞒,如实招认了杨国忠让他们给使者送信,催促安禄山提前起兵的事实。
唐玄宗听着两人的供词,又看着桌上暗红的香柱,气得浑身发抖:“好!好一个杨国忠!好一个安禄山!朕待你们不薄,你们竟敢勾结谋反,妄图颠覆大唐!”
杨国忠“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陛下饶命!臣是一时糊涂,被猪油蒙了心啊!臣再也不敢了,求陛下饶臣一命!”
“你犯下如此大罪,还想活命?”唐玄宗怒喝一声,“来人!将杨国忠打入天牢,严加看管!待查清所有罪状,再行处置!”
禁军上前,将杨国忠拖了下去。杨国忠的惨叫声渐渐远去,殿内一片寂静。唐玄宗看着暗红的香柱,又看向苏合香,语气中带着几分愧疚:“合香,朕先前错信了安禄山与杨国忠,险些酿成大错。若不是你这‘警世香’,朕恐怕还被蒙在鼓里。”
“陛下言重了。”苏合香躬身回道,“臣只是尽己所能,为守护大唐尽一份力。如今安禄山谋反之心已明,还请陛下尽快下令,加强潼关防务,同时集结兵力,以防安禄山提前起兵。”
唐玄宗点头,转向萧策:“萧策,朕任命你为兵马副元帅,统筹长安周边防务,即刻调兵加强潼关、武关等地的守卫。另外,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各地节度使处,让他们做好备战准备,随时听候朝廷调遣。”
“臣遵旨!”萧策躬身领命,眼中闪过一丝激动——终于,陛下看清了安禄山的真面目,长安的防务,终于能得到重视了。
香柱渐渐燃尽,暗红的灰烬落在香插上,像是在无声地警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苏合香看着灰烬,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她知道,杨国忠被抓,安禄山得知消息后,很可能会提前起兵,长安的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
唐玄宗走出驿站,望着远处的长安城,神色凝重:“传朕旨意,即日起,长安全城戒严,加强巡逻,严禁闲杂人等出入。另外,命人前往范阳,斥责安禄山,若他能悬崖勒马,朕或许还能饶他一命。”
苏合香与萧策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安禄山谋反之心已决,岂是一句斥责就能让他回头的?这场战乱,恐怕很快就要爆发了。
驿站外的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洒在地上,却照不进人们心中的阴霾。苏合香捧着空锦盒,站在驿站门口,望着长安的方向,轻声默念:愿这“警世香”能唤醒更多人,愿大唐能度过这场危机,愿这盛世繁华,不会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