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 > 第185章 药香绕庭,旧卷藏春

第185章 药香绕庭,旧卷藏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还不是为了能和你有更多共同话题,”萧策握住她的手紧了紧,“你放心,等你身体再稳定些,我们一起去博物馆见李教授。对了,李教授还提到,他带来的那件香具是从一位民间收藏家那里借来的,据说是唐代的‘银质香球’,上面刻着‘大明宫御用’的字样,或许与你当年在盛唐时见到的香具有相似之处。”

苏合香的眼睛亮了起来。唐代的银质香球她在盛唐时见过,那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香具,内部装有机关,无论如何转动,香球里的香盂都能保持水平,不会让香灰洒出来,深受宫中嫔妃和贵族的喜爱。如果李教授带来的真是唐代的银质香球,或许能通过香球上的纹路和铭文,进一步考证“长安十二香”在唐代宫廷中的使用场景,甚至能发现一些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

“那真是太好了,”苏合香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等见到李教授,我们一定要仔细研究一下那件香球。对了,我还想从《香经》孤本里找找关于‘银质香球’的记载,说不定能有新的发现。”

萧策见她兴致勃勃,心中也十分欣慰。自从她身体康复后,虽然减少了工作强度,但对香文化研究的热情丝毫未减,只是不再像从前那样拼命,懂得劳逸结合了。“好,我们现在就去书房找《香经》孤本,”他起身,小心翼翼地扶着苏合香,“不过你可不许累着,最多看一个时辰,就得休息。”

苏合香笑着点头,顺从地靠在他的臂弯里,慢慢向书房走去。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在两人的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空气中浮动着药香、桂花香,还有两人之间淡淡的温情,岁月静好,不过如此。

走进书房,萧策先将窗户打开,让新鲜的空气流通进来,然后从书架上取下《香经》孤本。这本书被他们珍藏在特制的锦盒里,外面还裹着一层丝绸,以防书页受潮。苏合香接过书,坐在书桌前,小心翼翼地翻开。

《香经》孤本的纸张比《香乘补遗》更加古老,上面的字迹是用唐代的墨书写的,有些地方因为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依旧能辨认出上面的内容。翻到“香具”那一章时,苏合香的目光被一段文字吸引住了:“银质香球,大明宫造办处监制,径三寸,内有机关,可容香盂,香盂盛‘长安十二香’之‘沉香’或‘麝香’,嫔妃出行时随身携带,香气不散。”

“你看,”苏合香指着这段文字,对萧策说,“这里明确提到了银质香球可以盛放‘长安十二香’中的‘沉香’和‘麝香’,这说明‘长安十二香’在唐代宫廷中的使用场景,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还要广泛,不仅用于朝堂议事,还用于嫔妃的日常生活。”

萧策凑过来看,点头道:“而且这里提到‘大明宫造办处监制’,说明这种香球是宫廷专用的,民间很少见。如果李教授带来的香球真是大明宫御用的,说不定上面还刻着具体的制作年份,能进一步考证‘长安十二香’在唐代的流行时间。”

苏合香继续往下翻,又发现了一段关于“香球使用礼仪”的记载:“凡宫中设宴,嫔妃需携带银质香球,香球内所盛之香需与宴席主题相符,如春日宴用‘郁金香’,秋日宴用‘沉香’,冬日宴用‘麝香’,以合时节之气。”

“这段记载太重要了,”苏合香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我们之前复原‘长安十二香’时,主要关注的是香料的配方和香气,却忽略了它们在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的使用礼仪。如果能把这些礼仪研究清楚,就能更全面地还原唐代香文化的风貌,对博物馆的展览也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萧策见她如此兴奋,忍不住替她倒了一杯温水:“慢慢来,不着急。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这些研究可以慢慢做。对了,李教授说下周三来博物馆,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苏合香接过水杯,浅啜一口,心中满是期待。她知道,虽然自己现在减少了工作强度,但对香文化的研究从未停止,那些跨越千年的香气,不仅连接着她与盛唐的记忆,更连接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过去与未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照亮了《香经》孤本上那些古老的文字,也照亮了苏合香眼中对香文化的热爱与执着。萧策坐在她身旁,静静地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心中充满了暖意。他知道,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无论身处哪个时空,他都会一直陪在她身边,与她一同守护这份跨越千年的香韵,一同书写属于他们的,关于爱与传承的故事。

窗外的桂花依旧在静静地散发着香气,与书房里的墨香、书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这份安稳与幸福,是他们历经盛唐的战乱、时空的穿梭后,终于寻得的归宿,也是他们未来继续传承香文化的动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