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研学启途:让香韵在故土上生长(1 / 2)
“盛唐香文化博物馆”的传习基地里,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念唐站在教室门口,听着里面学员们的讨论声,眉头微微蹙起。作为传习基地的运营负责人,她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有些时日了——年轻学员们对制香技艺的学习热情很高,手法也日渐娴熟,但一旦聊起香文化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大多一知半解,甚至有些偏差。
“老师,‘长安十二香’里的‘沉香’,不就是因为香气浓才被皇室喜欢吗?”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学员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随意。
另一个学员立刻接话:“我觉得是因为稀有吧,物以稀为贵,皇室用的东西,肯定得是普通人用不起的。”
教室里响起一阵附和声,大家似乎都觉得,香文化的核心无非是“名贵”“稀有”“彰显身份”。苏念唐轻轻推开房门,教室里的讨论声戛然而止,学员们纷纷转过头,看向这位年轻的负责人。
苏念唐走到讲台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严肃:“大家的制香手法越来越熟练,这很好。但我们学习传统香文化,不仅仅是要学会怎么制香,更要明白每一款香背后的故事、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她拿起桌上一块准备好的沉香木,轻轻放在鼻尖嗅了嗅,说道:“就像这沉香,它之所以能成为‘长安十二香’之一,被唐玄宗选为朝堂议事的御用香,不仅仅是因为它稀有、香气醇厚。沉香的形成,是树木在遭受雷击、虫害、砍伐等创伤后,为了自我修复,分泌油脂,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的沉淀、醇化才形成的。它象征着坚韧、包容、历经磨难而不改其志的品格,这才是它被推崇的核心原因。”
学员们都愣住了,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之前说话的那个年轻学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原来还有这么深层的意思,我们之前都想浅了。”
“不怪大家,”苏念唐笑了笑,“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有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把重点放在了技艺传承上,却忽略了让大家走进香文化的源头,去亲身感受它的生命力。”
那一刻,一个念头在苏念唐心中愈发清晰——她要组织一场“香文化研学之旅”,带着学员们走出教室,前往那些与唐代香文化息息相关的地方,去香料的产地,去香文化的遗址,让大家在实地考察中,真正理解香文化的内涵,感受它从历史深处流淌至今的魅力。
这个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苏合香和萧策的全力支持。苏合香看着女儿眼中闪烁的光芒,欣慰地说道:“这个想法很好。香文化不是书本上的文字,不是教室里的技艺,它是生长在土地上,流淌在历史里的。只有亲身去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它。”
萧策也点头赞同:“我在盛唐时,就知道很多香料的产地都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很多香文化的习俗也和当地的生活、历史紧密相连。带着孩子们去走走,看看香料是怎么从一棵植物、一块矿石,变成一缕香韵的,他们对香文化的理解会深刻很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香文化研学之旅”的计划终于确定下来。第一站,他们选择了岭南——“长安十二香”中“沉香”的主要产地,那里不仅有着悠久的沉香开采历史,还保留着许多与沉香相关的传统习俗,是让学员们感受香文化源头魅力的绝佳去处。
出发那天,天气格外晴朗。苏念唐带领着二十多名年轻学员,苏合香和萧策也一同前往,作为研学之旅的指导老师。大巴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城市的高楼大厦,到乡村的田野村落,学员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
“苏老师,岭南的沉香真的都是长在树上的吗?”一个学员好奇地问道。
苏念唐笑着回答:“是的。岭南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沉香树的生长。不过,不是所有的沉香树都能产出沉香,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只有受到创伤,并且能够成功修复的沉香树,才能在岁月的沉淀中,孕育出沉香。”
萧策也接过话头,讲述起盛唐时期岭南沉香的贸易历史:“在盛唐,岭南的沉香是通过漕运、陆路等方式运往长安的,是当时非常珍贵的贡品。因为沉香质地坚硬,香气醇厚,不仅被用于制香,还被用来雕刻、制作器皿,是皇室和贵族追捧的珍品。而且,沉香在军事上也有应用,比如用沉香制作的香丸,佩戴在身上可以提神醒脑,在行军打仗时非常实用。”
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原本模糊的沉香形象,在苏念唐和萧策的讲述中,渐渐变得清晰、立体起来。
经过一天的行程,大巴车终于抵达了岭南的一个沉香古镇。古镇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沉香气息。接待他们的是当地一位资深的沉香艺人,姓林,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林老。林老世代以开采、制作沉香为生,对沉香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经验。
第二天一早,在林老的带领下,学员们来到了一片沉香林。远远望去,一棵棵沉香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点点金光。林老指着一棵沉香树,对学员们说道:“你们看,这棵树的树干上有一道明显的疤痕,这就是当年为了让它产出沉香,人为造成的创伤。不过,这创伤也不能太大,太大了树就活不了了;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分泌的油脂不够,形不成优质的沉香。”
他走到树旁,用手轻轻抚摸着那道疤痕,眼神中充满了敬畏:“沉香树是有灵性的。它受到创伤后,不会怨天尤人,而是会努力分泌油脂,修复自己的伤口,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珍贵的沉香。这是一种多么坚韧的品格啊。”
学员们都静静地听着,看着那棵沉香树,心中充满了敬佩。之前那个认为沉香只是“稀有、名贵”的学员,此刻感慨地说道:“原来沉香不仅是一种香料,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在磨难中成长,在沉淀中升华,这种品格太让人感动了。”
接下来,林老又带领学员们参观了沉香的开采现场。几位当地的村民正在小心翼翼地开采一棵沉香树,他们手中的工具非常简陋,但动作却异常精准、轻柔,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林老介绍说:“沉香的开采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不能用蛮力,否则很容易破坏沉香的质地。开采出来的沉香,还要经过筛选、清洗、晾晒、醇化等多道工序,才能成为可以用来制香的原料。”
学员们围在一旁,认真地看着村民们的每一个动作,有的还拿出笔记本,仔细地记录着。他们亲眼看到,一块看似普通的沉香木,在村民们的手中,一点点显露出它独特的纹理和香气,心中对沉香的敬意又多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