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兵智之三《诡道》05 田单(2 / 2)
- 攻心造势,凝聚士气:通过“神师显灵”稳定人心,用“割鼻、掘墓”的谣言激怒士兵,把恐惧转化为斗志,让全城上下同仇敌忾;
- 示弱诈降,麻痹敌军:让老弱妇孺守城、主动谈判投降、送黄金贿赂敌将,一步步让燕军放松警惕,降低防备;
- 奇袭破局,一击制胜:抓住敌军松懈的时机,用火牛阵制造混乱,精锐士兵跟进突袭,结合城里的鼓噪助威,形成全方位打击,彻底击溃敌军。
二、核心启示:遇“绝境被困+实力悬殊”,别硬扛,用“套路破局+攻心制胜”取胜
这种“以诈立势、以奇制胜”的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攻坚、危机处理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遇“巨头打压+资源不足”:比如面对行业巨头的围剿,自身资源有限,别正面硬刚。像田单那样:“利用巨头内部矛盾(如部门竞争、管理层分歧),通过舆论造势制造混乱(反间计);用‘示弱收缩’的假象(如关闭非核心业务、低价促销)麻痹对手,让其放松警惕(诈降);暗中布局创新产品或渠道(火牛阵),等对手露出破绽,突然发起突袭,抢占市场主动权”;
- 职场攻坚遇“任务艰巨+多方质疑”:比如接手的任务难度大,还面临同事质疑、领导不信任,别盲目发力。可以说:“利用团队或公司内部的潜在矛盾(如利益分歧),争取关键支持(反间计的反向运用);用‘阶段性小成果’稳定人心,用‘对手的轻视’激发团队斗志(攻心造势);表面上按部就班推进(示弱),暗中寻找关键突破口,联合跨部门资源(奇袭),最终用结果打破质疑”;
- 危机处理遇“品牌危机+舆论围攻”:比如品牌遭遇重大负面,被竞品趁机抹黑,舆论一片哗然,别被动辩解。可以说:“利用舆论中的不同声音,分化负面阵营(反间计);用‘真诚道歉、逐步改进’的姿态示弱,降低公众敌意(诈降);通过‘用户证言、权威背书’重塑品牌信任(神师造势),暗中布局新产品或服务升级(火牛阵),用实力扭转舆论风向”。
简单说就是:“面对绝境被困、实力悬殊的情况,硬扛只会耗尽实力。关键是用‘套路’麻痹对手、凝聚自身力量,用‘攻心’激发斗志、瓦解敌军意志,最后用‘奇招’打破僵局,以最小代价实现逆袭。但要记住,‘诈术’只是手段,核心是洞察人心、把握时机,还要提防对手的反套路,避免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文】田单
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边批:肉先腐而虫生。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毅。毅归赵,燕军共忿。而田单乃令城中,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曰:“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边批:此事通窍。因反走。田单乃起,引还,东向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实无能也。”单曰:“子勿言!”因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乃宣言曰:“君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悉劓,皆坚守,唯恐见得。单又宣言:“君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戮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边批:骑劫一至墨即此。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锸,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皆呼“万岁”。田单乃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妻妾。”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边批:应神师。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遂杀骑劫。
胜、广假妖以威众,陈胜与吴广谋举事,欲先威众,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腹中书,怪之。又令广于旁近丛祠中,夜篝火作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于是卒皆夜惊。旦相率语,往往指目胜。世充托梦以誓师。王世充欲击李密,恐众心不一,乃假托鬼神,言梦见周公,乃立祀于洛水之上,遣巫言“周公欲令仆射急讨李密,当有大功,不则兵皆疫死。”世充兵皆楚人,信巫,故以惑之。众皆请战,遂破密。皆神师之遣教也。王德征秀州贼邵青。谍言将用火牛。德曰:“此古法也,可一不可再。彼不知变,只成擒耳。”先命合军持满,阵始交,万矢齐发,牛皆反奔。我师乘之,遂残贼众。此可为徒读父书者之戒。陈涛斜之车战亦犹是。
伯比羸师以张之。蔿贾则累北以诱之,至于田单,直请降矣,其诈弥深,其毒弥甚。勾残以降吴治吴,伯约以降会谋会,真降且不可信,况诈乎?汉王之诳楚,黄盖之破曹,皆以降诱也。岑彭、费祎,皆死于降人之手,噫,降可以不察哉!必也,谅己之威信可以致其降者何在,而参之以人情,揆之以兵势,断之以事理,度彼不得不降,降而必无变计也,——斯万全之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