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除邪有用,名传泾阳(2 / 2)
百姓们围在告示前,有识字的念给大家听,人群里不时发出阵阵欢呼。
“用草木灰驱蝗?我家灶膛里多的是!”
“粟米种子?真能抗旱?那可太好了,去年的麦子全旱死了……”
“县衙要重修了?那是不是知县大人也要回来了?”
叶法善站在台阶上,听着这些话,脸上露出了微笑。阳光穿过他的道袍,在地上投下淡淡的影子,像一片舒展的云。他知道,救治身体容易,几服药、几碗粥就够了;但救治人心难,需要让他们重新相信“耕耘就有收获”,相信“公道自在人间”。
傍晚时分,县衙院里依旧挤满了人。叶法善正在给最后一个病人诊脉——是个小姑娘,就是今早安置在城隍庙的那个孤儿,发着低烧,总说胡话。叶法善摸了摸她的额头,又看了看她的舌苔,对一旁的张婶说:“烧还没退,夜里多喂些水,明日我再来看她。”
张婶连连点头,眼里满是感激:“道长,您真是好人……这孩子命苦,爹妈被黑袍人逼着去‘献祭’,就再没回来……”
叶法善的心沉了沉,正想说些什么,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周明远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喜色:“道长!长安的救济粮到了!还有温御史派来的医官!足足二十车粮,五六个医官呢!”
叶法善心中一松——援军终于到了。
他跟着周明远走出县衙,只见街道上停着二十辆粮车,车辙深深,显然装得满满当当。几个穿着官服的医官正指挥着兵卒搭棚子,棚子上挂着面旗子,写着“京兆府医署”。百姓们围着粮车,激动得热泪盈眶,却没人敢乱抢,只是互相搀扶着,小声议论着。
“是朝廷的粮!真的是朝廷的粮!”
“还有医官!我家娃的咳嗽有救了!”
“我就说嘛,朝廷不会忘了我们的……”
叶法善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青禾说:“开坛论法,论的不是输赢。”他指了指那些捧着空碗、等着领粥的百姓,又指了指正在卸粮的兵卒,“是让他们知道,这世间真的有公道,有希望。”
青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望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医官在给老人诊脉,兵卒在帮妇人抱孩子,周明远在跟粮官核对数目,连那个刚醒的王木匠,都扛着工具来帮忙修棚子——突然觉得,师父说的“破阵”,或许不只是毁了那朵血莲,更是让像泾阳这样的地方,重新变回人间该有的样子。
夕阳的余晖洒在粮车上,金灿灿的,像给这饱经苦难的县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