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丝路烽烟与凤阁春深(2 / 2)
“命你为前军总管,领兵一万,策应先锋,稳扎稳打,护佑粮道,遇敌需审时度势,不可冒进,亦不可畏缩!”
“臣,遵旨!必稳守前阵,不负圣望!”张浑沉稳应答。
“马澹!”
“臣在。”马澹躬身。
“命你为征西大军参军祭酒,参赞军机,辅佐马超、姜维,用间、策反等事宜,由你全权负责!”
“臣,领旨谢恩!必竭尽所能,以谋佐战!”马澹郑重应下。
“诸葛亮、荀彧! 倾尽府库,保障大军粮草军械,若有延误,军法从事!”
“臣等领旨!”众将群臣山呼领命,战争的齿轮开始疯狂转动。
西征大军誓师出发的烟尘尚未散尽,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帝国的东南腹地悄然拉开序幕。
荆州襄阳、扬州建业,两地新设的贡院外人头攒动。 无数身着粗布长衫、眼神中充满渴望的寒门士子,手持考牌,排队等待入场。 这是科举制的首次试点,考试科目除经义外,更增设算术、律法、时务策论,旨在选拔实用之才。
考场内,由朝廷钦点的考官神色严肃,巡场卫士甲胄鲜明,气氛凝重。 林羽密派的“谛听营”精锐混迹于巡考队伍中,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角落,严防世家大族舞弊。
然而,暗流已然涌动。 各地世家对此次科举普遍阳奉阴违,或暗中阻挠本地寒门士子参考,或试图以重金贿赂考官。 朝堂之上,支持科举的寒门官员与维护察举制的世家官员之间的裂痕,也日益明显。 一场关乎未来人才选拔制度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前朝风云激荡,深宫之内,却是另一番婉转春色。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 林羽批阅良久,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侍立一旁的文才人谢道韫 见状,轻移莲步,素手焚起一炉清心宁神的百合香,又娴熟地碾茶、煮水、点汤,动作如行云流水,静谧优雅。 她将一盏碧色盈盈、香气氤氲的茶汤奉至林羽案前,柔声道:“陛下辛劳,请用茶。”
茶香清冽,令人神清气爽。林羽接过,轻啜一口,赞道:“爱妃茶艺,已得其中三昧。” 目光落在谢道韫沉静秀雅的侧脸上,心中一动,随口问道:“朕观前朝奏疏,有臣工言‘治大国若烹小鲜’,爱妃饱读诗书,以为此解何如?”
谢道韫略一沉吟,声音清越如珠落玉盘:“回陛下,妾身浅见。老子此喻,精妙在于‘分寸’二字。火候、佐料、翻炒,皆需恰到好处,过犹不及。为政亦然,律法、教化、征伐、休养,需审时度势,宽严相济,方得其中真味。譬如陛下如今,西征安息,乃猛火去腥;推行科举,乃文火慢炖,皆是因时制宜之道。”
其言辞清晰,见解不俗,将治国之道与厨艺相比,既贴切又新颖,听得林羽眼中异彩连连,心中欣赏之意大增。 他放下茶盏,目光灼灼地看向眼前这位于国色天香中更添慧黠之气的女子,忽而朗声一笑:“好一个‘因时制宜’!爱妃才情,果如庭前芝兰,空谷幽泉,令人心旷神怡!”
笑声未落,林羽 已长身而起,在谢道韫略带惊愕的目光中,一步上前,将其拦腰抱起。“陛下!”谢道韫一声轻呼,颊上瞬间飞起红霞,却未挣扎,只将螓首轻轻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感受着那强而有力的心跳。
林羽将其置于宽大的御案之上,奏章与笔墨被轻轻拂开。他俯身,凝视着身下这具微微颤抖却温顺异常的娇躯,以及那双氤氲着水汽、带着几分羞怯与迷离的明眸,帝王强烈的征服欲与怜爱之情交织涌起。 衣衫渐褪,罗带轻分,御书房内,春光乍泄,唯有沉重的呼吸与压抑的娇吟在烛火摇曳中交织。 案上象征天下权柄的玉玺,静静映照着这无边春色。
云收雨歇,林羽 看着御案上那点点如红梅般的落英,又望向怀中秀发微乱、星眸半闭、娇慵无力的美人,心中涌起一股满足与怜惜。 他轻抚其背,温言道:“爱妃今日,方是朕真正的‘韫’妃。”
次日清晨,旨意下达:“文才人谢氏,性资敏慧,风姿雅悦,侍奉勤勉,深得朕心。着晋为‘嫔’,赐号‘韫’,赐居‘兰台轩’,享嫔位俸禄。另赐宫中至宝“驻颜长生丹”一枚,望卿青春永驻,长伴朕躬。”
谢韫嫔 手捧丹丸与册宝,盈盈拜倒,声音哽咽却清晰:“臣妾谢陛下隆恩!必当竭尽心力,永侍陛下!” 此事传开,后宫皆知,一位以才学侍君、圣眷正浓的妃嫔已然崛起。 西宫皇后伏寿 闻讯,嘴角微露笑意,自己举荐之人得宠,地位愈发稳固。
边境并非只有西方告急。 镇北将军张合 密报:“柔然新汗王郁久闾斛律似有统一漠北之势,其游骑近来频繁出现在代郡、上谷一带,窥探关防,其心叵测。” 林羽朱批:“加强戒备,广布斥候,暂不轻启边衅,然若来犯,迎头痛击!”
而在弘文馆, 皇子的成长亦引人注目。皇长子林宸 对诸葛亮所授的治国方略展现出浓厚兴趣;而皇子林烨 则在赵云督导的骑射课上,一箭射中百步外箭靶红心,引得满堂喝彩。林羽 暗中观察,对诸子表现默记于心,帝国未来的轮廓,似乎在悄然勾勒。
夜色中,林羽 独立殿阶,西方,是马超铁骑踏起的征尘;东南,是无数寒门士子渴望改变命运的目光;身后深宫,是新晋韫嫔的温柔乡与诸位皇子成长的足迹;而北方,柔然的狼烟隐约可见。 治国、拓疆、育人、安内,千头万绪,皆系于一身。 这便是一代雄主的重担,亦是其无尽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