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初露锋芒(1 / 2)
紫霄宫议事后,洪荒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愈发汹涌。道祖法旨已下,封神榜悬而未决,如同一柄利剑,悬于玄门三教头顶。最终,在三清之间某种无形的默契下,决定于昆仑山玉虚宫,进行一场关乎教派命运的内部磋商。
昆仑山,万山之祖,玉虚宫矗立于云端,瑞气千条,霞光万道,尽显玉清仙境的恢弘与肃穆。然而今日,这仙家圣地却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
八景宫老子圣人,玉虚宫元始天尊,金鳌岛通天教主,以及随行的新晋圣人叶辰,分宾主落座。仙童奉上香茗,却无人有心思品鉴。
元始天尊率先开口,声音清越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过通天与叶辰,最终落在老子身上,仿佛寻求认同:“大师兄,紫霄宫中,道祖法旨已明。封神之事,关乎天庭运转,亦为天道循环之必然。吾等圣人,顺天应人,方为正道。依吾之见,当命教下弟子,各凭缘法,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浅者、身犯杀劫者,上榜封神,亦不失一归宿,可全天道,可定乾坤。”
他话语冠冕堂皇,将“根行浅薄”与“上榜”划上等号,其意指已然明确——截教号称万仙来朝,门下弟子多为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在他眼中,自然多是“根行浅薄”之列。
通天教主闻言,本就强压的怒火瞬间被点燃,豁然起身,周身剑气勃发,将玉虚宫内的祥和瑞气都冲散了几分,他怒视元始天尊,声音如同金铁交鸣:“二兄!你此言何意?!何为根行深?何为根行浅?莫非你玉虚门下便个个福缘深厚,我碧游宫弟子便活该应劫上榜?!此等偏心之论,恕通天难以苟同!我截教弟子,纵有不是,亦当由我亲自管教,岂能任由他人裁定生死,送上那劳什子封神榜,受那天庭驱使!”
“通天!此乃天道大势,岂容你肆意妄为!”元始天尊脸色一沉,玉清仙光涌动,与通天的诛仙剑意隐隐对抗,“你门下良莠不齐,不修德行,合该应劫,以全天数!此乃公论,非吾一己之私!”
“好一个公论!好一个全天数!”通天教主气极反笑,“尔等便是如此算计我截教?!”
眼见两位师弟剑拔弩张,气氛降至冰点,一直垂眸不语的老子圣人终于缓缓睁开双眼,他那古井无波的目光扫过场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深沉,开口道:“二位师弟,稍安勿躁。”
他的声音不高,却仿佛蕴含着定鼎乾坤的力量,稍稍缓和了紧绷的气氛。
“封神之事,道祖钦定,无可更改。”老子先定下基调,随即话锋微转,“然,如何签押,上榜者何人,确需斟酌。三教本为一体,玄门气运相连,不可因一时之气,伤了和气,亦不可有失偏颇,寒了门下之心。”
他试图调和,话语在元始的“天命”与通天的“不公”之间寻找平衡,但依旧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谁该上榜,以及为何偏偏是截教承受主要劫难。
叶辰冷眼旁观,心中明了。仅凭口舌之争,根本无法动摇元始天尊那根深蒂固的偏见,也无法让大师伯完全站在他们这边。是时候,抛出一些“实证”了。
就在元始天尊欲再次开口,重申其“根行”论调之时,叶辰上前一步,对着老子和元始微微躬身,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大师伯,二师伯,师尊,请稍安勿躁。关于此次量劫,关于天机晦涩,弟子或有一些发现,可供参详。”
诸圣目光瞬间聚焦于他。元始天尊眉头微蹙,带着审视。通天教主则眼中闪过一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