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炮烙惊魂(1 / 2)
自“三妖”入宫,朝歌的天空仿佛都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翳。
寿仙宫内,夜夜笙歌,酒池肉林已初具规模,纣王与“苏妲己”、“胡喜媚”、“柳琵琶”恣意享乐,全然不顾宫外日渐沸腾的民怨。
这一日,早朝时分。九间大殿内,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不少老臣眉头紧锁,面露忧色。首相商容、亚相比干站在文官队列前列,神色肃穆 。而费仲、尤浑等佞臣,则眼角带笑,隐隐透着得意。
纣王高坐龙椅,面带倦容,眼底却藏着一丝烦躁与狠厉。
昨夜,“苏妲己”在他耳边软语温存,言及宫中虽有趣玩,却少了一件能“震慑屑小、彰显天威”的物事。
钟鼓齐鸣,朝会伊始。
还未等执殿官唱喏,纣王便率先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慵懒与威严:“孤王近日偶得一梦,见一青铜巨柱,通天彻地,其上盘绕火龙,炽热难当。梦中有神人言,此乃‘炮烙’,可辨忠奸,能镇邪祟。孤心甚悦,欲命工匠仿制,立于宫门之外,众卿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商容第一个出列,须发微颤,高声谏道:“陛下!不可啊!老臣闻听,此‘炮烙’之刑,乃是以铜柱铸就,内燃炭火,将人捆绑其上,活活烙烤至死!此等酷刑,惨绝人寰,有伤天和!若立于此,非但不能彰显天威,只怕会令天下贤士寒心,令四方百姓离心啊!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比干也立刻附和,痛心疾首:“陛下!商容丞相所言极是!成汤立国,以仁德治天下,方有六百年基业。若行此恶刑,恐失民心,动摇国本!望陛下三思!”
紧接着,梅伯、赵启、杜元铣等一众忠直之臣也纷纷出列,跪地苦谏,声音恳切,字字泣血。
龙椅旁,珠帘之后,苏妲己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有忠臣激烈的反对,才能衬托出纣王的“昏聩”与她的“恶毒”,才能让这场戏演得足够逼真,骗过那冥冥中窥视的魔影。
费仲见状,眼珠一转,出列朗声道:“陛下!臣以为,丞相与亚相之言,未免过于迂腐!陛下乃天下共主,自有天命在身,所思所梦,皆含天意!这‘炮烙’既能入梦,必是上天赐予陛下,用以惩戒奸佞、肃清朝纲之神器!些许酷烈,正是为了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徒!臣以为,当立!”
尤浑也连忙帮腔:“费大夫所言极是!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如今四方不宁,朝中亦多有诽谤圣听之辈,正需此等利器,以正视听!”
双方在殿上争执不下,纣王看着下方跪倒一片的老臣,又瞥了一眼珠帘后那道曼妙身影,想起叶辰圣人之言,心中那股被强行压下的暴戾似乎又被引动。他猛地一拍龙案,怒喝道:“够了!”
声如雷霆,震得殿瓦嗡嗡作响。
“孤意已决!”纣王站起身,目光扫过商容、比干等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炮烙之刑,三日内必须铸成,立于宫门!再有敢谏者……”他声音冰冷,一字一顿,“便为这炮烙之上,第一个受刑之人!”
“陛下!”商容老泪纵横,还要再争,却被比干死死拉住。比干看得分明,今日纣王眼中那份疯狂,绝非往日可比,再争下去,只怕立刻就要血溅当场。
纣王冷哼一声,拂袖退朝。留下满殿文武,面色各异。忠良之辈,心如死灰;奸佞之徒,弹冠相庆。
三日时间,转瞬即过。
一座高达两丈、需三人合抱的青铜巨柱,被牢牢树立在宫门之外的广场上。柱身雕刻着扭曲的火焰纹路,下方开有添炭口,此刻正有宫人不断向内添加烧得通红的炭块。炽热的高温让周围的空气都扭曲起来,即使相隔数十丈,也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热浪。
纣王携“苏妲己”高坐于临时搭建的看台之上,文武百官被迫于台下观看。百姓则被甲士阻拦在更远处,翘首观望,议论纷纷,脸上充满了恐惧与好奇。
“陛下,”“苏妲己”依偎在纣王身侧,指着那烧得微微发红的铜柱,巧笑嫣然,“今日以此刑惩戒奸佞,必能令陛下威名远播,看谁还敢再非议陛下与臣妾。”
纣王哈哈大笑,搂着“妲己”的纤腰,目光扫向台下百官,最终定格在脸色铁青的商容、比干等人身上,带着一丝残忍的快意。
费仲会意,立刻上前一步,高声宣布:“带罪臣梅伯!”
话音刚落,两名甲士便押着一位披头散发的老臣来到场中,正是屡次直言进谏的上大夫梅伯!
他虽被制住,却依旧昂首挺胸,怒视看台上的纣王与“妲己”,破口大骂:“昏君!妖妃!尔等倒行逆施,残害忠良,成汤江山必亡于尔等之手!老夫今日虽死,亦要化作厉鬼,看着尔等遭报应的那一天!”
“死到临头,还敢嘴硬!”纣王“大怒”,猛地一挥袖,“行刑!”
甲士得令,拖着不断挣扎咒骂的梅伯,便朝着那炽热的铜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