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 > 第220章 古刹星悟 惊闻九鼎

第220章 古刹星悟 惊闻九鼎(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湖之战后,林辞与红拂并未远离吴越之地。一来连番激战,林辞消耗甚巨,需要时间恢复,并消化新得的两块周天星衍碑文;二来玄冥族在东南势力盘根错节,贸然远行恐再入陷阱。两人遂隐匿行踪,寻了一处位于天目山深处、早已破败不堪的古刹“寂云寺”暂作休整。

寂云寺坐落在人迹罕至的山坳,断壁残垣间,唯有大殿一尊石佛尚且完整,于风雨中默然矗立,透着一股沧桑与宁静。

林辞盘坐于石佛之下,心神沉入意识海。两块星衍碑文悬浮其中,银色的光点与流动的符文交织,散发出浩瀚的星辰法则气息。随着他的参悟,那些原本晦涩的卦象与星轨逐渐变得清晰,彼此勾连,隐隐指向某种天地运行的至理。

他发觉,这两块碑文虽同为河图洛书奥秘的一部分,侧重却不同。悬瓮山所得那块,更侧重于“地”之脉络与星位对应,阐释星辰如何影响地气流转、龙脉生息;而太湖所得这块,则更侧重于“水”之润下与星力化生,揭示水脉循环、万物滋养与星辰引力的关联。

“河图定天之象,洛书范地之形……原来如此。”林辞若有所悟,“天地之力,本就相辅相成。禹鼎定鼎九州,梳理的不仅是地脉,更是借助地脉沟通星辰,调和天地之力,形成稳固的‘九州结界’。玄冥族欲逆转河洛,便是要打破这天地平衡,以九幽替代人间法则……”

他尝试引动体内星耀之力,按照碑文所示轨迹运转。刹那间,他周身星辉不再仅仅是光芒,而是化作了无数细微的、遵循着特定轨迹运行的星辰虚影!古刹周围的天地灵气,乃至更深层的地脉之气,都随着他周身星影的运转而产生微妙的共鸣与律动,仿佛他自身成了一个微型的宇宙核心,在调和着周遭一方小天地的秩序。

一旁护法的红拂感受到这股气息,眼中异彩连连。她能感觉到,林辞对力量的掌控更加精微深邃,那星耀之力不再仅仅是磅礴宏大,更增添了一种润物无声、调和万物的道韵。

然而,就在林辞心神与碑文、与天地交融最为深入之时,他怀中的玉玺猛地一震!并非警示外敌,而是内部那片光图之中,代表着东南区域的几个节点,突然剧烈闪烁起来,尤其是其中一点,光芒刺目,传递出一种极其古老、沉重,却又带着几分躁动不安的意念!

与此同时,他意识海中的两块星衍碑文也受到牵引,光芒大放,投射出的星图虚影,与玉玺光图中那闪烁的节点隐隐重叠!

“这是……”林辞骤然睁开双眼,眸中星河流转,充满了惊疑,“这种感觉……非比寻常的龙气,也非寻常地脉节点,更像是一件……承载了无上气运与力量的‘器’在苏醒,或者说,在挣扎?”

他猛地看向红拂:“红拂,东南之地,除了传说中大禹治水的遗迹,可还有关于其他重器,尤其是‘鼎’类的传说?”

红拂闻言,蹙眉沉思片刻,忽然眼中精光一闪:“公子如此一问……妾身倒是想起一则流传于古老卷宗,近乎神话的记载。相传大禹平定洪水,划分九州之后,收天下青铜,铸九鼎,以镇九州龙脉,象征王权。然周室衰微后,九鼎便不知所踪,再无确凿记载。后世皆以为传说,难道……”

“九鼎!”林辞心神剧震!禹鼎乃是仿九鼎而铸,用以梳理地脉,已是了不得的至宝。那真正的、承载了夏商周三代气运、象征着九州本源的九鼎,其威能又该是何等惊天动地?!

玉玺与星衍碑文的共同感应,绝非空穴来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