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 > 第211章 反攻号角,响彻云霄

第211章 反攻号角,响彻云霄(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帝国在南洋的黄昏,并非孤立的陨落。其崩塌的尘埃尚未完全落定,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一股压抑了太久、积蓄了太久的力量,终于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局的根本性扭转,发出了石破天惊的怒吼!反攻的号角,不再局限于敌后游击的零星枪声,也不再是战略相持阶段的局部反击,而是从多个方向、多个战区,同时吹响,声浪汇聚,响彻云霄!

这号角声,是军事的,更是人心的。

在重庆,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室内,巨大的军事地图上,代表日军的蓝色箭头依旧深入腹地,但一道道代表着中国军队反攻方向的红色箭头,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从西、南等多个方向,狠狠地楔入那些蓝色区域。将领们目光灼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一道道加密电文化作无形的电波,飞向各个前沿指挥部。

“时机已到!全线反攻!”

在延安,窑洞里的灯火彻夜长明。领袖们分析着国际国内局势,指出日军已是“秋后的蚂蚱”,强调“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配合正面战场,展开更加广泛的攻势。无数的指令通过秘密交通线,传递到敌后的各个抗日根据地。

在华南、在华中、在西南……无数支饱经战火淬炼的中国军队,无论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还是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都在进行着最后的动员和准备。士兵们擦拭着保养已久的武器,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和即将收复故土的激动。民众们虽依旧困苦,却争先恐后地组织起担架队、运输队,将省下来的口粮送到队伍上,“支援前线,驱逐日寇”的口号响彻村村镇镇。

一种压抑了八年的悲愤与渴望,化作了磅礴的力量,在神州大地之下奔涌、躁动,只待那最后的爆发。

而在这股席卷全国的反攻浪潮中,一些细微却不容忽视的“奇景”,也开始在各地悄然出现,为这宏大的历史画卷,添上了一抹神秘而欢快的色彩。

在云南边境,一支即将向缅北、滇西方向发起反攻的远征军部队营地外,一夜之间,河边悄然生长出了一片翠绿欲滴的葫芦藤,藤蔓上结满了饱满的、散发着莹润光泽的葫芦。有好奇的士兵摘下一个,发现葫芦入手温润,仿佛有生命在轻轻搏动,更奇妙的是,靠近耳边,似乎能听到其中传出若有若无的、如同号角般振奋人心的嗡鸣。

在广西的群山之间,准备向桂柳地区进攻的部队,在清晨的浓雾中,发现他们前进道路的两旁,不知何时挂满了一种用细藤系着的、小巧玲珑的金色小葫芦,如同列队的卫兵,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奏响行军的鼓点。

在湖南的湘西地带,活跃的游击队在他们秘密集合的山洞里,发现岩壁上沁出了甘泉,泉水汇聚的小洼地旁,一株奇特的七色葫芦藤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并结出了一个流转着七彩光华的葫芦。游击队长小心翼翼地将葫芦捧起,顿时感到一股清凉安神的气息流遍全身,连日奔波的疲惫一扫而空。

这些葫芦的出现,无声无息,却仿佛带着某种冥冥中的祝福与预示。它们与南洋那些戏谑敌军、瓦解其意志的葫芦同源,却又似乎蕴含着更加纯粹、更加昂扬的生机与力量。它们是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对自己儿女即将展开的正义反攻,所给予的最直接、最神奇的“馈赠”和“庆典”的前奏。

龙渊与苏雨晴,虽远在南洋,但通过那混沌文脉与万象之灵的连接,他们也清晰地感受到了故土之上这股即将喷薄而出的磅礴力量,以及那无处不在的、熟悉的葫芦气息。他们知道,南洋的困兽之斗接近尾声,而故土的全面反攻,已然开始!

“号角,已经吹响了。”龙渊望向北方,目光似乎穿透了千山万水。

“这片土地,正在苏醒。”苏雨晴轻声应和,她能感受到脚下大地传来的、与华夏故土同频的震动与喜悦。

反攻的号角,响彻云霄!这是血性与尊严的回归,是苦难与牺牲即将终结的宣告!无数的中华儿女,将跟随着这号角声,向着被日寇铁蹄蹂躏的故土,发起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冲锋!历史的车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滚滚向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