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联吴抗曹,三国最经典的戏码即将上演(2 / 2)
“曹操平定河北,下一个目标是谁?不是我们这小小的徐州,而是占据了荆襄九郡的刘表!一旦曹操拿下荆州,便可顺江而下,直取江东!这一点,我能看到,孙权和他麾下的周瑜、鲁肃,更能看到!曹操,才是悬在他们头顶上,那柄最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是其三!”
他连用三个“其”,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将江东那看似强大的外表,一层层剥开,露出了其内里虚弱而又充满危机感的本质。
议事厅内,渐渐安静下来。众人脸上的惊惧,慢慢被思索所取代。
姜云没有停顿,继续说道:“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孙权最需要的是什么?他需要的不是吞并我们这点微末的兵力,那对他而言,非但无益,反而会背上一个残害汉室宗亲的恶名,让江东内部更加离心离德。”
“他最需要的,是一个盟友!一个能替他在长江上游顶住曹操压力的盟友!一个声名显赫,能为他这新主增添政治声望的盟友!一个拥有百战之将,能与他共同抵御未来强敌的盟友!”
姜云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刘备的身上,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诚恳。
“而主公您,大汉皇叔,仁义之名播于四海;麾下有关、张二位将军,万夫不当之勇,威震华夏。我们带过去的,不是累赘,而是一份能让孙权睡个安稳觉的厚礼!是一份能让他稳固内部,共抗强敌的及时雨!”
“所以,我们此去,不是引狼入室,自投罗网。而是雪中送炭,携手共赢!”
“孙权是少年英主,不是蠢材。他会看清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只要我们拿出足够的诚意与实力,他非但不会加害我们,反而会奉我们为上宾!因为,帮我们,就是帮他自己!”
一番话,掷地有声,逻辑缜密,将人心向背、利益得失剖析得淋漓尽致。
之前还觉得是天方夜谭的众人,此刻再看地图上的江东,那片土地仿佛不再是龙潭虎穴,而变成了一片充满生机的应许之地。
关羽抚着长髯,那双丹凤眼中的审视与怀疑,终于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言的欣赏。他看着姜云,仿佛在看一件被精雕细琢的绝世美玉,越看,越觉得此人深不可测。
张飞挠了挠头,他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大概意思明白了:俺们过去不是去当孙子的,是去当大爷的!那孙家小子还得好吃好喝供着俺们!这么一想,他心里那点疙瘩,顿时烟消云散,又开始觉得这主意妙不可言了。
刘备紧紧攥着的拳头,终于缓缓松开。他眼中的火焰,彻底驱散了所有的阴霾,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他看着姜云,就像看到了当年隆中对的诸葛孔明,不,甚至比那更让他感到震撼与信赖。
他站起身,走到姜云身边,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先生之言,令备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
他环视众人,朗声道:“备意已决!放弃徐州,联吴抗曹!”
“主公英明!”
“我等愿随主公,共赴江东!”
这一次,厅内再无半分异议,所有文武,尽皆躬身行礼,声震屋瓦。一个在原本历史上,还要等上数年,在赤壁之战前夕才被诸葛亮和鲁肃艰难促成的宏大战略,在这一刻,被姜云以一种无可辩驳的姿态,提前摆上了历史的舞台。
看着这群情激昂的一幕,姜云心中却在暗自嘀咕:‘总算是忽悠过去了……不对,是说服过去了。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江东旅游……啊不,是出差了。不知道那边的伙食怎么样,二乔……咳咳,风土人情又如何。’
然而,就在刘备准备商议具体如何执行这惊天计划之时,一个清脆而又带着几分英气的声音,从议事厅的角落里,突兀地响了起来。
“姜云说得对!”
众人闻声愕然望去,只见一直列席旁听,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孙尚香,不知何时已经站了起来。她一身劲装,按着腰间的佩剑,那张俏丽的脸上,此刻没有了往日的娇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严肃与果决。
在所有人惊诧的目光注视下,她往前走了几步,大声说道:“我二哥孙权刚刚接掌江东,内外交困,的确如姜云所言,正需要强援。若刘皇叔真心愿意结盟,我愿即刻返回江东,为你们牵线搭桥,说服我二哥,共抗国贼!”
她的这番话,如同一块最沉重的砝码,被重重地加在了“联吴”这边的天平上,让这个计划,瞬间从理论上的可行,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