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关羽的担忧:江东猛虎,会甘心与我等合作吗?(1 / 2)
刘备的话音在议事厅内缓缓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投入静水中的石子,虽不响亮,却激起层层涟漪,扩散至每个人的心底。
“这出使江东的使节……”
他没有立刻说出那个名字,但所有人的目光,已经心照不宣地汇聚到了同一个人身上。
姜云。
除了他,还能有谁?
这石破天惊的“联吴抗曹”之策,出自他口。这满堂文武的彷徨之心,由他一言而定。就连那最关键的敲门砖,江东郡主孙尚香,也是因他才站到了众人面前。
此时此刻,他站在地图之旁,身形在跳跃的烛火下显得有些单薄,衣衫依旧带着未干透的湿气,可那份从容与镇定,却让他看起来比厅中任何一位披甲的将军都更加可靠。
刘备看着他,眼中是毫无保留的信赖。他正要说出那个名字,将这份关乎数万人性命的重担,正式地,当着所有人的面,交到这个年轻人的肩上。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沉稳如山的声音,截断了刘备的话。
“主公,请恕关某多言。”
是关羽。
他从武将的行列中缓步走出,行至厅堂中央,对着刘备长身一揖。他没有看姜云,也没有看任何人,那双狭长的丹凤眼微微垂着,目光落在光洁的地砖上,仿佛在审视着什么深奥的纹理。
他一开口,整个厅堂刚刚才因达成共识而变得热络的气氛,像是被冬日里的寒风吹过,瞬间冷却了下来。方才还在激烈讨论的孙乾、糜竺停下了话语,摩拳擦掌的张飞也收起了笑容,疑惑地看着自己的二哥。
刘备脸上的神情凝固了,他看着自己的义弟,眉头不自觉地皱起。他知道,关羽绝非无的放矢之人,他此刻站出来,必有缘故。
“云长,有何顾虑,但说无妨。”刘备的声音沉了下来。
关羽直起身,依旧没有去看姜云,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那副巨大的地图,落在了“江东”二字之上。
“姜先生之策,确是高明,乃我等眼下唯一的生路。”他先是肯定了姜云的功劳,话语中听不出半点敌意,显得极为公允。“然,关某所虑者,非是此策,而是……江东孙氏。”
他抚着胸前那一部美髯,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清晰,如同重锤敲在众人心上。
“主公可知,江东孙氏,素有何名?”
他不等刘备回答,便自问自答道:“江东猛虎。”
“其父孙坚,昔日于汜水关前,斩华雄,退吕布,何等骁勇。其兄孙策,人称‘小霸王’,弱冠之年,渡江转斗,数年之内,尽占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又是何等霸烈。”
他说的都是事实,是天下皆知的事迹。但从他口中说出,却带上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味道。那不是赞扬,而是一种警示。
“虎,乃百兽之王,性猛而好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关羽的目光终于从地图上抬起,直视着刘备,那双丹凤眼中,燃烧着一团骄傲与忠诚的火焰。
“主公乃汉室宗亲,仁义布于四海,此番前去,是为结盟,非为依附。可那孙权,年少气盛,新掌大权,正是意欲建功立业之时。他会甘心与主公平起平坐,共抗曹贼吗?”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金石般的质感。
“怕只怕,我等前脚刚渡过长江,后脚便成了他口中之肉。名为盟友,实为附庸。到那时,我等寄人篱下,兵微将寡,生死皆悬于人手,与投曹又有何异?”
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方才被孙尚香一番话激起的豪情,被刘备一声令下点燃的决断,在关羽这番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剖析下,迅速冷却。
是啊,关将军说得对。
孙家父子,哪一个是易与之辈?他们凭着自己的刀剑打下了江东基业,骨子里流淌的是猛虎的血。刘备这边,虽然有“皇叔”的大义名分,可论实力,却是刚刚丢了徐州,狼狈南渡的残兵败将。
这样的两方势力,如何能“平等”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