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趁胜追击 再斩敌酋(1 / 2)
刘家营子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刺鼻的硝烟气息。
战场上,新一旅的战士们正在紧张地打扫战场,收缴武器,救治伤员,掩埋战友的遗体,每个人的脸上都混杂着胜利的喜悦和大战后的疲惫。
旅指挥部里,李云龙刚听完各团关于战果和损失的初步汇报,脸上却没有多少轻松之色。
他深知,打掉一个佐藤旅团所部,只是粉碎日军此次大规模扫荡的第一步,北面东面还有虎视眈眈的日军第24师团主力,以及那个被二团死死挡在刘家堡的川上支队。
就在这时,通往二团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李云龙一把抓起听筒,里面传来了二团长沈泉那略带沙哑却依旧沉稳的声音:
“旅长!我是沈泉!刘家营子那边情况怎么样?听枪声,战斗好像结束了?”
“结束了!” 李云龙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痛快,“佐藤旅团长,包括他那个什么狗屁冈崎联队,还有一个骑兵大队,十几辆装甲车,全他娘的报销了!一个没跑掉!”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沈泉压抑不住的兴奋:“太好了!旅长!干得漂亮!”
李云龙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你那边情况怎么样?鬼子那个增援的川上支队,还老实吗?”
“旅长,我正要向你汇报!” 沈泉的声音立刻恢复了之前的精明和冷静,“敌人这个川上支队,两个步兵大队加一个炮兵中队,将近三千人,已经被我部分割包围在刘家堡这条将近两公里的山谷里!利用有利地形和‘没良心炮’的初次打击,敌人损失惨重!
初步估计,鬼子至少扔下了一千五六百具尸体,现在还能动弹的,最多不超过一千三百人!他们的炮兵中队更是重点照顾对象,几门山炮还没从车上卸下来就被咱们掀翻了,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他顿了顿,语气中透着一丝把握和请战的渴望:“更重要的是,根据侦察兵报告,鬼子的第二波增援部队——包括战车、骑兵和一部分步兵,大约两千人,在刘家堡以东十公里左右的地方突然停滞不前了!
我判断,他们很可能是接到了佐藤所部被全歼的消息,被吓破了胆,不敢过来了!”
沈泉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充满了战机捕捉者的锐利:“旅长!我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敌人军心已乱,援军畏缩不前,而我部士气正旺,对地形了如指掌,敌人又被我们分割成数段,首尾不能相顾!
我请求,趁此良机,我二团集中兵力,对包围圈内的川上支队残部,发起总冲锋!争取在天亮之前,彻底打掉这股敌人,再砍掉鬼子一条胳膊!”
李云龙握着听筒,大脑飞速运转。沈泉的判断和他不谋而合!作为一线指挥员,沈泉能敏锐地捕捉到战场态势的细微变化,并且敢于提出主动进攻,这让他非常满意。
在敌人重兵压境的背景下,任何能够削弱敌人有生力量的机会都绝不能放过!犹豫,就会败北!
“好!沈泉,你小子眼光毒辣,胆子也够肥!” 李云龙几乎没有犹豫,立刻拍板,“老子批准你的作战计划!给我狠狠地打!但是,你给老子听清楚了——”
他的语气变得异常严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必须在天亮之前结束战斗!最迟早晨六点,无论战果如何,必须给老子撤出战斗,脱离与敌人的接触!
鬼子的飞机不是吃素的,天一亮,他们肯定要来报复!到时候被飞机盯上,咱们的损失就大了!明白吗?!”
“是!旅长!保证在天亮前解决战斗,按时撤离!” 沈泉在电话那头挺直腰板,大声保证。
“你等着!” 李云龙放下沈泉的电话,立刻对身边的参谋吼道:“传我命令!”
“命令:孙德胜骑兵营、林骁尖刀大队、小六子特务营,立即集结!命令:张大彪一团,抽调一营,跟随上述部队行动!”
“命令:旅部运输队,集中卡车至少五十辆,立刻开到指定地点待命!”
“所有参战部队,携带必要轻武器和弹药,乘坐卡车,以最快速度驰援刘家堡二团战场!由沈泉统一指挥!”
“告诉他们,老子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凌晨六点之前,必须配合二团,把那个狗日的川上支队给老子敲掉!然后,全体撤退至张庄镇一带休整待命!动作要快!”
“是!” 参谋记录完毕,飞奔出去传达命令。
一时间,刚刚平静下来的刘家营子周边再次沸腾起来。得令的各支部队迅速行动,战士们虽然疲惫,但听到又有仗打,而且是要去吃掉另一股鬼子,士气再次高涨起来。
一辆辆卡车轰鸣着驶来,骑兵翻身上马,尖刀大队和特务营的战士们动作迅捷地登车,一团抽调的一营也在张大彪的催促下快速集结。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如同利剑出鞘,朝着刘家堡方向风驰电掣而去。
……
刘家堡,狭长的山谷此刻已是一片狼藉,如同被巨兽蹂躏过一般。燃烧的车辆残骸、散落的武器零件、层层叠叠的日军尸体,以及空气中令人作呕的焦糊味和血腥味,无不诉说着之前那场伏击战的惨烈。
日军川上支队,这支原本齐装满员、气势汹汹的增援部队,此刻已被彻底打残。
长达近两公里的行军队列被二团精准的火力和有利地形分割成了三四段,彼此难以呼应。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残酷战斗,兵力从近三千人锐减至一千三百人左右,损失超过一半!
尤其是作为火力核心的炮兵中队,在“没良心炮”的第一波重点照顾和随后迫击炮的持续打击下,几乎全军覆没,几门宝贵的四一式山炮要么被炸毁,要么倾覆在路旁,成了无用的铁疙瘩。
残存的日军士兵,惊恐地蜷缩在岩石后面、弹坑里,或者依托翻倒的卡车构建起简陋的防御圈。
他们的建制已经被打乱,许多中队长、小队长非死即伤,指挥系统近乎瘫痪。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疲惫。八路军的冷枪冷炮从未停止,每一次枪响,都可能带走一条生命。
在一片相对开阔、由几块巨大岩石形成的天然掩体后面,联队长川上大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