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余波与暗礁(2 / 2)
“光是防御不够。”陈北玄迅速做出决断,“林雪,立刻启动应急预案。第一,以集团名义,向那几家供应商发出正式警告,明确指出‘前沿资本’的背景和潜在风险,并提供必要的反收购法律支持。第二,启动我们的‘备胎’计划,加快第二、第三供应商的认证和扶植速度,绝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第三,对于被挖角的技术人员,由你牵头人事部门,立刻进行一对一的沟通,陈明利害,必要时,我们可以提供对等的待遇和更稳定的发展前景!”
命令被迅速执行下去。一场围绕供应链的保卫战在无声中打响。
然而,坏消息接踵而至。尽管719厂反应迅速,还是有一家小型特种陶瓷供应商的创始人股东,在巨额现金的诱惑下,未能抵挡住,秘密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等719厂接到消息时,木已成舟。
“这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Path A所需的一种关键烧结助剂,虽然用量不大,但其独特的配方和纯化工艺短期内无法替代。”苏桐汇报时,脸色十分难看,“新的供应商培养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
屋漏偏逢连夜雨。几乎在同一时间,崔浩团队报告,“灵枢”系统核心部件——那套定制的高精度超声悬浮发生装置,其核心的压电陶瓷换能器,需要一种特殊的稀土粘结剂,而全球唯一能稳定提供符合规格产品的,是一家位于欧洲的、规模极小的专业公司。
林雪调查后发现,这家小公司在一个月前,已经被一家注册在维京群岛的匿名基金全资收购,而该基金的资本来源,经过层层穿透,再次隐约指向了“前沿资本”的关联网络。
对手的触角,比他们想象的伸得更长,布局也更早。他们不仅在试图控制719厂国内的供应链,甚至已经提前锁定了某些无法替代的、关键的进口材料和部件。
“我们被盯死了。”赵磊感到一阵寒意,“从材料到工艺,他们想从根本上瓦解我们。”
陈北玄站在战略地图前,上面标注着错综复杂的资本流向、技术路径和供应链节点。对手编织的这张大网,正在缓缓收紧。
“他们以为,控制了源头,就能扼杀我们。”陈北玄的声音平静中带着一丝决绝,“但他们忘了,我们最强大的,从来不是某一种特定的材料或工艺,而是……”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我们打破常规、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通知下去,‘后羿’与‘火种’计划,启动 ‘断链’应急预案。苏桐,你负责牵头,成立替代材料攻关小组,我就不信,离了那张屠户,我们就要吃带毛的猪!崔浩,你的团队立刻研究‘灵枢’换能器材料的国产化替代方案,或者,设计绕开该材料的新工作原理!”
“我们要让他们明白,用资本和市场这些旧时代的规则,来束缚一个旨在开创未来的团队,是多么的可笑!”
危机,如同冰冷的暗礁,浮出水面。但719厂这艘已经驶入深水的航船,没有退缩,而是调整风帆,准备迎着暗礁,闯出一条新的航路。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绝境与封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