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军事基地(2 / 2)
是写入省五年规划纲要的重点工程!前期投入巨大,各方期待极高!如果……如果仅仅因为一段几公里长的线路下方可能存在风险,就全盘否定、推倒重来,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我们能不能……想想技术上的补救措施?比如,在通过该区段时,采用特殊的减震路基?或者,由地方出资,对光缆进行更高级别的加固迁移?成本问题可以想办法克服!”
周明华的语气带着一种地方官员特有的、对重大项目难以割舍的执着,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讨价还价”的意味。
他抛出了“技术补救”和“地方出资”的诱饵,目光灼灼地盯着袁泽,带着最后的期望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施压——仿佛在说,我们已经让步了,愿意承担额外成本,您总该给条活路吧?
会议室内刚刚被全息沙盘震撼住的空气,因为周明华这番带着明显地方本位色彩和“技术解决一切”幻想的发言,再次变得微妙起来。
一些常委的目光在袁泽和周明华之间游移,似乎在权衡着经济代价与安全风险这架天平的倾斜度。
袁泽缓缓抬起头。
他的目光,终于第一次,真正地迎上了周明华那充满急切和希冀的眼神。
那眼神平静无波,深邃如寒潭,没有任何被触怒的迹象,却带着一种洞穿灵魂本质的冰冷审视。
周明华被这目光注视着,心头没来由地一悸,仿佛自己所有的心思和算计都被瞬间剥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所遁形。他撑在桌上的手,指尖不自觉地蜷缩了一下。
“周副省长,”袁泽开口了。声音依旧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仿佛能冻结空气的金属质感,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膜深处,“你似乎,弄错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回周明华那张开始失去血色的脸上,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这,不是成本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更不是地方与军队谁出钱、谁让步的问题。”
他的语速很慢,每一个字都像冰珠砸落玉盘,带着千钧的分量:
“这是红线问题。是不可触碰、不容交易、没有商量余地的国防安全底线!”
“红线”二字,如同两道无形的雷霆,狠狠劈在会议桌上!震得所有人心神俱颤!周明华的身体晃了一下,脸色瞬间灰败如土。
袁泽不再看他,目光转向主位的郑国锋书记,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郑书记,基于‘龙渊’系统评估及国防安全最高准则,我代表汉东省军区党委,正式建议并提请省委常委会审议:”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铁血浇筑般的威严,响彻整个寂静得可怕的会议室:
“第一,京南高速铁路汉东段现有规划方案,立即作废!”
“第二,规划线路必须整体西移至少十五公里,彻底避开‘苍梧-大陵’断裂带核心影响区及‘昆仑-7号’战略通道安全缓冲范围!
新线路的勘察、规划,省军区技术部门将全程参与并提供地质、安全评估支持!”
“第三,”袁泽的目光再次变得冰冷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扫过脸色惨白的周明华和摇摇欲坠的赵晓春,最终落在巨大的全息沙盘上那条刺眼的蓝色规划线上,“若因地方因素导致新方案无法及时落地,或者在新方案实施区域再次出现危及国防安全的规划失误……”
他的声音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全场:
“为确保国家战略通道绝对安全,省军区将依据《国防动员法》及《军事设施保护法》赋予的权限,直接接管争议区域的工程规划与施工监管权!一切以国防安全为最高优先级!”
接管!
这两个字如同最后的重锤,狠狠砸下!
“轰隆——!!!”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石破天惊的决定,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毫无征兆地在省委一号办公楼外炸响!
惨白的电光瞬间撕裂了铅灰色的厚重云层,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会议室里每一张震惊、凝重、甚至带着一丝恐惧的脸庞映照得一片惨白!
紧接着,酝酿已久的暴雨终于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如同密集的鼓点,疯狂地抽打在会议室的钢化玻璃幕墙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响!雨水瞬间汇聚成粗大的水柱,在玻璃上恣意流淌,将窗外京州的繁华景象扭曲成一片模糊晃动的光影。
雷声滚滚,雨瀑如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