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僵局与意外转机(2 / 2)
秘书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传放在书案一角,低声道:“书记,京都方面的消息。”
慕容田没有立刻去看,而是不慌不忙地将最后一个字写完,放下笔,拿起旁边的湿毛巾擦了擦手,这才拿起那份电传。
电传内容不长,但信息量极大。是其京都靠山身边的核心智囊发来的,提醒他近期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发改委联合组织的一个高级别专家调研组,在秘密考察了几个重点省份后,对汉东省京州市提出的“数字科创走廊”构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度评价”。
认为其“准确把握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具有前瞻性和战略价值”,相关情况已形成内参报送更高层级。
慕容田拿着电传的手,微不可察地抖动了一下。他缓缓坐下,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
中央层面的关注和肯定!这意味着什么,他太清楚了。
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发展构想的认可,更是一种强烈的政治信号!
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份内参无疑是一道护身符,足以让任何针对袁天的政治攻击都变得苍白无力,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他之前选择暂时静默,一方面是察觉到了网络溯源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是本能地觉得袁天背后可能还有更深的水。
如今,这份电传证实了他的猜测。
“袁泽……果然是好手段啊。不声不响,就把路铺到了最高层。”慕容田喃喃自语,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有钦佩,有忌惮,也有一丝庆幸。
庆幸自己见机得快,没有将全部筹码押在打压袁天上。
他重新拿起笔,在一张便签纸上飞快地写了几行字,递给秘书:“立刻安排下去,我们省委政策研究室,要组织力量,对‘数字科创走廊’与‘西南生态创新区’的协同发展可能性,进行深度调研,尽快拿出有分量的报告。
另外,联系一下京州方面,就以探讨党务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名义,我近期想去京州实地看看。”
秘书心领神会,接过便签,躬身退下。慕容田这是要迅速调整策略,从之前的隐性对抗,转向有限的合作与靠拢。至少,要在表面上释放出善意,以免在接下来的变局中陷入被动。
……
就在陈立春权衡、胡金茂焦躁、慕容田转向的当口,那个足以打破僵局的砝码,终于重重落下!
周四下午,一份来自国家发改委的加急、标红头文件,通过机要通道,直接送达汉东省委、省政府,并抄送京州市委、市政府。
文件的标题赫然是——《关于将汉东省京州市“数字科创走廊”纳入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试点的通知》!
文件明确指出,经过严格论证和筛选,决定将京州市“数字科创走廊”列入国家级试点范围,赋予其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权限,并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大项目布局、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文件要求汉东省和京州市抓住机遇,大胆探索,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这份文件,如同一声惊雷,在汉东政坛炸响!
它不是简单的工作批复,而是来自最高决策层面的明确背书和强力支持!其分量之重,远超任何形式的调查、舆论或者内部博弈!
消息传出,整个汉东省都震动了!
之前所有针对袁天和“数字科创走廊”的质疑、攻讦、掣肘,在这份沉甸甸的国家级文件面前,都显得那么可笑和苍白无力!审计?
在国家级试点项目面前,任何吹毛求疵的调查都失去了正当性!舆论攻击?在中央的明确肯定下,任何谣言都不攻自破!省级掣肘?难道还能大过国家战略?
风向,瞬间逆转!
袁天是在办公室里接到市委书记何海涛亲自打来的电话,得知这一消息的。
即便是以他的沉稳,握着话筒的手也不由得紧了紧,心中一块巨石轰然落地。
他站在窗前,看着窗外依旧灰蒙蒙的天空,但感觉那压在心头的阴霾已被这道来自最高层的阳光彻底驱散。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国家级试点的身份,意味着更高的期望,更重的责任,以及……更复杂的局面。
很快,他的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道贺的,表态的,寻求合作的……之前那些若即若离、甚至暗中使绊子的部门和人员,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连一向沉稳的何海涛,在电话里的语气都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袁天同志!太好了!这是对我们京州工作的最大肯定!省委陈书记刚也亲自打来电话,表示祝贺,并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全力推进!”
袁天平静地回应着,脸上并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只有一如既往的冷静。
他深知,这份荣耀背后,是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加凶险的征途。
胡金茂和慕容田绝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只会将不甘和忌惮埋得更深,等待下一次机会。
但无论如何,眼前的危机已经度过。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他拿起内线电话,接通秘书:“通知下去,明天上午九点,召开‘数字科创走廊’国家级试点建设动员部署会。
所有相关部门一把手,以及核心企业负责人,全部参加。”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经过风暴洗礼后愈发坚定的意志。
“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京州,准备好了。”
僵局已被打破,转机已然降临。
汉东的棋局,因为这一纸来自最高层的背书,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而袁天,这位年轻的棋手,将执子先行,在这片更广阔的棋盘上,落下更加惊心动魄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