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告别县城,踏上通往市级权力中心的新征程!(2 / 2)
“不好意思,我现在已经在去市里的路上了。”陆远委婉地拒绝。
“周县长猜到了。”秘书的声音依旧平稳,“他说,安河县的父母官,送一送自己县里出去的优秀干部,是应有之义。他就在高速路口的收费站等您。”
陆远瞳孔微微一缩。
周海山,竟然亲自到高速路口来等他。这出戏,唱的又是哪一出?
他无法拒绝。
车子下了高速,果然,在收费站出口不远处的临时停车区,停着一辆黑色的奥迪A6,安河县的一号车。周海山正靠在车门上,手里夹着一支烟,烟雾缭绕,看不清他的表情。
陆远让司机停车,自己走了过去。
“周县长。”
周海山转过头,将手里的烟蒂弹飞,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微笑,只是那笑容未达眼底。“小陆同志,一路辛苦。”
“不辛苦,应该的。”陆远应付着。
“本来想请你喝杯茶,给你践行,可惜你走得急。”周海山上下打量着陆远,那眼神像是在评估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锐利而复杂。“你选了政策研究室,很多人都说你傻,可惜了。”
“每个人想法不同。”
“是啊,想法不同。”周海山点点头,忽然凑近了一些,声音压得极低,“高书记是不是告诉你,到了市里,要大展拳脚,为民请命,不负韶华?”
陆远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周海山自顾自地笑了笑,那笑声里带着浓浓的嘲讽和一丝过来人的沧桑。“我送你八个字:多听,多看,多想,少做。”
他盯着陆远的眼睛,一字一顿:“市里那潭水,比安河深得多。每一个衙门,每一个位置,背后都是盘根错节的利益。你那篇文章,是把双刃剑,伤了别人,也让你自己站在了风口浪尖。你以为你是去当‘智囊’的?不,你是去当‘靶子’的。所有想对谭书记有意见,又不敢明着来的人,都会把矛头对准你这个他亲手点将的‘笔杆子’。”
“在政策研究室,写得多,错得多。做得多,死得快。真正聪明的人,是在那里熬资历,等机会,而不是想着去改变什么。因为你什么都改变不了。”
说完,他直起身子,恢复了县长的派头,拍了拍陆远的肩膀:“言尽于此,听不听在你。以后到了市里,有什么需要安河县配合的,可以给我打电话。”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关心和提点,但陆远却从中听出了一股彻骨的寒意。
高建功教他的是“屠龙术”,是“道”。
而周海山教他的,是“潜伏术”,是“术”。
一个希望他成为劈波斩浪的利剑,一个劝他做藏于鞘中的匕首。
“谢谢周县长提点,我记下了。”陆远不卑不亢地说道。
周海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他挥了挥手,转身上了车,奥迪车悄无声息地掉头,向着安河县的方向驶去。
陆远站在原地,看着绝尘而去的一号车,久久没有动弹。
一个更凶险的江湖。
周海东的临别赠言,像一块冰,让陆远因为高建功那番话而有些发热的头脑,瞬间冷静了下来。
重新上车,车子驶入市区。
与安河县的宁静不同,市区的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带来了一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这里的节奏更快,空气更紧张,仿佛每一个行色匆匆的路人,都背负着沉重的KpI。
十几分钟后,车子缓缓停在一座庄严肃穆的大院门前。
门口没有挂牌子,只有两名身姿笔挺的武警战士站岗,门楣上,一枚巨大的国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市委大院。
陆远推开车门,走了下来。他抬头仰望,那扇朱红色的自动伸缩门,像一道巨大的门槛,隔开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门外是寻常巷陌,人间烟火。
门内,是权力的中枢,是风暴的中心。
他知道,从他踏入这扇门开始,他在安河县积累的所有声望和战绩,都将瞬间清零。在这里,他只是一个新来的、无足轻重的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他深吸一口气,城市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被隔绝在外。他整理了一下衣领,迈开脚步,朝着那道象征着市级权力中心的门槛,一步一步,沉稳地走了过去。
新的剧本,即将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