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 第306章 钱立群的组合拳,联合七大厅局“会审”新区项目!

第306章 钱立群的组合拳,联合七大厅局“会审”新区项目!(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夜色,像一块厚重的幕布,缓缓将省城石安笼罩。

华灯初上,一辆牌照并不显眼的奥迪A6,驶入了一家名为“冀雅轩”的私人会所。这里没有金碧辉煌的大门,只有一扇不起眼的柚木门,门后是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景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在北方城市里显得格外别致。

钱立群坐在临湖的包厢里,面前那杯顶级的信阳毛尖已经换了第三泡,但他一口未动。白天在办公室里那股被公开打脸的火辣感,早已冷却,沉淀为眼底一片冰冷的湖泽。

他输了面子,但绝不能输掉里子。

陆远那份方案,是阳谋。用更周全的考虑、更负责的姿态,拿到了省委书记的“尚方宝剑”。他钱立群如果再在“放不放权”这个问题上纠缠,就是公然对抗省委书记的批示,是政治上的不成熟。

所以,他要换一个战场。

你不就是要权力干事吗?那我就在“事”上做文章。

包厢的门被轻轻推开,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卫东走了进来。他身材微胖,脸上总是挂着一团和气。

“老钱,这么急把我们叫来,出什么事了?”张卫东自顾自地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

钱立群没有说话,只是将一份文件推了过去。正是白天省委办公厅下发的那份,上面孙建国书记的红色批示,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张卫东只扫了一眼,脸上的和气就收敛了许多。他放下茶杯,手指在桌上轻轻叩击着:“这小子,手腕够硬啊。”

“硬?”钱立群冷笑一声,“不过是仗着年轻,敢于行险,侥幸博得了书记的欢心罢了。改革,是科学,不是匹夫之勇。他这是要把全省几十年的规划积累,当成他个人政绩的试验田!”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把个人情绪和部门利益,巧妙地包装成了对全省大局的“担忧”。

话音刚落,包厢门又被推开。省建设厅厅长胡志军和省环保厅厅长李宏明联袂而至,身后还跟着交通、水利等几个厅局的一把手。这几位,构成了省政府经济建设领域最核心的权力圈层。

人一到齐,气氛便微妙起来。这些人都是人精,自然知道钱立群今天请客,绝不是为了赏月喝茶这么简单。

“各位,文件都看了吧?”钱立群开门见山。

众人默默点头,表情各异。

“书记的批示,我们必须坚决执行。”钱立群先定下调子,堵住了所有人的退路,“但是,怎么执行,这里面有大学问。书记要求我们‘全力配合,不得掣肘’,这恰恰说明,书记也担心新区的工作会走偏,需要我们这些专业部门,用更专业的方式去‘配合’,去‘把关’!”

他偷换概念的本事,已臻化境。把“不得掣肘”的警告,曲解成了“加强监管”的暗示。

建设厅的胡志军是个直性子,皱着眉头发问:“老钱,话是这么说,可白纸黑字写着,陆远那套‘红绿灯’方案,书记批了‘就这么办’。我们再想在审批环节上做文章,怕是不容易。”

“谁说要在审批环节上做文章了?”钱立群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猎人般的狡黠,“审批权,我们给他。绿灯项目,五个工作日默认通过,我们认。但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声音压低了几分:“一个项目,从有想法,到最后破土动工,仅仅是一个审批就够了吗?”

众人心中一动,都看向他。

“一个投资几十亿的大项目,它得先立项吧?立项之前,得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吧?这报告里的数据,经得起推敲吗?它的选址,符不符合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它的建筑设计,满不满足我们省的节能和抗震标准?它的排污指标,能不能达到环保的刚性要求?还有消防、人防、水土保持、交通影响评估……哪一项,不是我们这些部门的份内之事?”

钱立群每说一项,在座厅长们的眼睛就亮一分。

他们猛然醒悟。陆远的方案,只是解决了“项目审批权”这个单一环节。但一个项目落地的全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链条。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捏在他们各自的手里。

“我的意思是,”钱立群图穷匕见,“我们不能各自为战,那样容易被他各个击破。我们必须联合起来!”

他拿起茶杯,在桌上轻轻一顿,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我提议,由我们七个核心厅局,再加上省安监局,共同成立一个‘星海新区重大项目省级联合审查工作小组’!”

“联合审查?”环保厅的李宏明眼神闪烁。

“对!”钱立-群的语气带上了一丝兴奋,“这个小组,不是为了推翻市里的审批,而是为了‘帮助’和‘指导’他们,把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得更扎实,更规范!”

“名义上,我们可以说,这是为了落实孙书记‘不得掣肘’的指示,我们主动上门服务,提前介入,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在项目动工前解决掉。这是什么?这是最优的营商环境,是最高效的‘配合’!”

在座的都是老狐狸,瞬间就明白了钱立群的险恶用心。

这个所谓的“联合审查小组”,就像一个八爪章鱼。它不碰“审批权”这根高压线,但它的触手,却伸向了项目落地的每一个前期环节。

一个项目,报到星海市审批之前,必须先拿到这个“联合审查小组”出具的“审查意见”。意见分为“同意”、“修改后同意”和“不同意”。

小组里有八个部门,只要有一个部门对你的规划、你的设计、你的环评报告提出“异议”,你就得拿回去改。改完再审,审完可能又有新的问题。

如此一来,一个项目在你手里来来回回折腾个一年半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等于把陆远好不容易从省里拿到的权力,又不动声色地全部收了回来,而且还让他挑不出半点毛病。因为人家打的旗号,是“帮你把关”、“为你服务”。

“这个办法好!”国土厅的张卫东第一个拍板,“土地红线,寸步不让。他规划的用地,必须先经过我们小组的红线核验,否则就是违规!”

“我们建设厅也同意。所有项目的建筑标准、消防规范,必须由小组统一出具审查意见。”胡志军也点头附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