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扮演【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亲自到码头暗访!(1 / 2)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一叠厚厚的资料,准时出现在了陆远的办公桌上。封面是星海市的卫星地图,重点区域用红圈标注了出来——东港码头。
这是星海市最古老,也是最混乱的渔港。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航道、泊位、仓库和棚户区犬牙交错,像一团解不开的乱麻。这里是渔民的生计所在,是海鲜贩子的黄金地,也是城市阴影里,藏污纳垢的灰色地带。
陈局长的附注言简意赅:东港码头人员构成极其复杂,本地渔帮与外来势力盘根错节,历次扫黑行动都收效甚微,像用拳头打棉花,水泼不进。
陆远的手指在“东港码头”四个字上轻轻滑过。他知道,要解开“幽灵船”的谜团,这里就是线头。
“书记,车备好了,警卫和便衣的同志都在楼下等着了。”秘书小王推门进来,低声汇报道。
陆远摇了摇头,合上了资料:“让他们都撤了吧。我今天自己出去走走。”
“可是,您的安全……”小王急了。
“如果我这个市委书记,在自己的地盘上走一走都需要兴师动众,那才是最大的不安全。”陆远站起身,脱下了笔挺的西装外套,随手搭在椅背上,“去给我找一件旧夹克,越旧越好,再来一双穿过的运动鞋。”
小王虽然满心担忧,但还是迅速执行了命令。
半小时后,陆远站在办公室的穿衣镜前,镜子里的人,已经完全换了一副模样。
一件洗得发白、领口和袖口都有些磨损的深蓝色夹克,一条看不出原来颜色的牛仔裤,脚上一双沾着些许泥点的旧运动鞋。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包开过封的廉价香烟,随意地塞进了夹克口袋,又刻意将头发揉得有些凌乱。
原本属于市委书记的那份儒雅和沉稳,被一种饱经风霜的市井气息所取代。
但他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是眼神。镜子里的那双眼睛,虽然敛去了锋芒,但依旧过于清澈,那份属于知识分子的底色,很难被衣着完全掩盖。
“系统,激活角色卡“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他在心底默念。
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瞬间涌遍全身。
那不是醍醐灌顶般的知识灌输,更像是一段尘封了三十年的记忆,被瞬间解锁。无数个在街头巷尾蹲守的日夜,无数次与三教九流周旋的场景,无数张狡诈、凶狠、绝望的脸……所有的画面、声音、气味,都化作一种本能,融入了他的骨髓。
他的肩膀不自觉地微微塌陷了一些,不再那么挺拔,带着一种常年伏案和奔波留下的疲惫感。他的站姿也变了,双脚分得更开,重心下沉,这是一个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的姿态。
最关键的变化,是眼神。
镜子里,那双眼睛变得浑浊而锐利。浑浊,是因为看透了太多的人情冷暖、世事龌龊;锐利,则像藏在鞘里的刀,看似不起眼,却能在瞬间洞穿一切伪装。
陆远对着镜子,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略带嘲讽和疲惫的笑容。
很好,一个对生活和工作都有些厌倦,但骨子里却比谁都精明的老警察形象,活了。
他没有走大门,而是从市委大楼的侧门悄然离开,自己打了辆出租车,报出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师傅,去东港码头。”
出租车驶离了宽阔整洁的市区主干道,拐入一片老旧的城区。道路越来越窄,两旁的建筑也变得低矮而斑驳。空气中,开始弥漫开一股咸腥的海风味,其中还夹杂着柴油和鱼内脏腐败的复杂气味。
东港码头到了。
陆远付了钱,推门下车,一股浓烈的、几乎能让人窒息的气息扑面而来。
码头上,人声鼎沸,一片嘈杂。光着膀子、皮肤被晒成古铜色的汉子们,用沙哑的喉咙叫骂着,指挥着吊车从刚刚靠岸的渔船上卸下一筐筐还活蹦乱跳的海鲜。地面湿滑泥泞,混杂着鱼鳞、冰块和不知名的污水。穿着高筒雨靴的贩子们围在货堆前,为了几毛钱的差价争得面红耳赤。
这里是星海市最鲜活,也最粗野的一面。
陆远没有急着做什么,他只是像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双手插在口袋里,慢悠悠地在码头上踱步。
“老刑警”的视角是独特的。
他看到的不是热闹,而是秩序。一种隐藏在混乱之下的、无形的地下秩序。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正在交易的人群。哪个是船老大,哪个是中间人,哪个是纯粹的苦力,他只消一眼就能分辨个七七八八。船老大的眼神里有种对风浪的敬畏和对收获的满足;中间人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脸上挂着圆滑的笑;而苦力们,眼神大多是麻木的,只盯着眼前的货物。
他的耳朵,也在自动过滤着那些嘈杂的叫卖声和咒骂声。他能捕捉到那些压低了声音的交谈,那些夹杂着外地口音的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