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安民与清扫外围(2 / 2)
“那就跟他们巷战,”许友大手一挥,“咱们在河北、在山西,巷战打得还少吗?告诉战士们,多用手榴弹和炸药包,逐屋争夺,不要怕伤亡,但要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各连的‘飞行爆炸组’都给我组织好,”
“是,”
作战计划迅速传达到各连队。战士们摩拳擦掌,尤其是那些刚参军不久的山东籍新兵,听说要打家乡的鬼子,更是群情激昂。
“早就盼着这一天了,打回即墨去,”
“让狗日的小鬼子尝尝咱们山东八路的厉害,”
与此同时,在青岛市区那个代号“铸剑”的废弃仓库区,修复工作也在紧张进行。弗里茨·霍夫曼穿着工装,满手油污,正指挥着从各部队抽调来的技术骨干和工人,小心翼翼地拆卸着那门选定的280毫米岸防炮的损坏部件。
“这个液压阀……小心,对,慢慢来……锈死了,需要专用工具……”
“霍夫曼先生,这个齿轮崩掉了一角,能修补吗?”
“可以尝试堆焊,但需要高碳钢焊条……记录一下,这是急需物资……”
“这些炮弹的发射药舱都打开了,大部分受潮结块……”
“清理出来,我们需要重新配制发射药,这需要硫磺、木炭和硝石,比例很重要……”
现场叮叮当当,却秩序井然。张百川下达的“全力保障”命令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所需的工具、材料,只要霍夫曼列出清单,后勤部门就想尽办法筹措运送。
一天后,即墨方向传来了炮声。
第三旅的攻击开始了。炮兵营的山炮发射,炮弹呼啸着砸向即墨城墙,腾起一团团烟柱。城头上的日伪军被炸得抬不起头。
炮火准备结束后,7团的冲锋号响了。战士们冒着残敌零星的射击,扛着云梯,冲向城墙缺口。
“机枪掩护,压制那个垛口,”
“爆破组,上,把那个暗堡给我端了,”
“二连,从左边绕过去,”
战斗异常激烈。日军依托坚固工事顽强抵抗,伪军在督战队的威逼下也不敢轻易后退。但第三旅的战士们战术灵活,进攻凶猛。特别是那些“飞行爆炸组”的战士,抱着炸药包,利用弹坑和残垣断壁灵活跃进,不断炸毁敌人的火力点。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即墨东门被率先突破。7团主力涌入城内,与敌人展开巷战。8团也趁势加强了南门和西门的攻击。城内的伪军见大势已去,开始成建制地溃散或投降。
第二天黄昏,即墨城头的太阳旗被扯下,换上了红旗。
捷报传到青岛指挥部。
“好,许友打得不错,”张百川看着战报,脸上露出笑容,“毙伤俘敌一千二百余人,缴获枪支弹药无数。自身伤亡控制在三百以内,是个漂亮的攻坚战,”
谢福治也笑道:“拿下即墨,我们在青岛外围就扎下了一颗牢固的钉子。接下来,崂山、胶州湾沿线那些据点,就好打多了。”
陈榘指着地图:“司令员,政委,我建议,趁热打铁,以第三旅一部留守即墨,主力稍作休整,立即向西,扫清蓝村、城阳一线的敌人,进一步扩大我们的控制区,并与鲁中根据地连成一片。”
“可以。”张百川点头同意,“命令就按你说的下。告诉许友,部队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但不能蛮干,要注意总结即墨战斗的经验教训。”
肖桦补充道:“政治部会立刻组织工作队进入即墨,开展建政和安抚百姓的工作,把即墨变成我们巩固的根据地。”
青岛战役的形势,随着即墨的光复和外围扫荡作战的展开,逐渐向着有利于山东军区的方向发展。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考验还是那座近在咫尺却暂时无法攻克的港口,以及海面上那虎视眈眈的日军巡洋舰。
“铸剑”行动在继续,时间,依然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