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谢研献策,改良帐篷(2 / 2)
“春桃,你来得正好!”谢研抬头,脸上带着难掩的兴奋,“你看,若是在帐篷的边角绣上这样的镂空花纹,是不是既能透气,又不影响防水?”
春桃凑近一看,眼睛也亮了:“姑娘,这法子好啊!回字纹紧实,绣上镂空后,风能透进来,雨水却进不来,咱们之前绣过类似的荷包,确实管用!”
“我也是刚想到的,”谢研笑着说,“安置点的帐篷太闷了,再这么下去不行。咱们多找几个绣娘,今晚连夜赶工,先改良几顶帐篷试试,若是好用,再让大家一起做。”
春桃立刻点头:“我这就去叫姐妹们过来!”
不多时,婉清阁的八个绣娘都聚到了前厅,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针线和帆布。谢研将描好花纹的帆布分给大家,又仔细演示了一遍镂空绣的针法:“大家注意,针脚一定要密,镂空的地方不要太大,就按我画的线来绣,千万别跑偏了。”
“放心吧姑娘,这点活难不倒我们!”绣娘们齐声应着,纷纷坐下忙活起来。油灯被点亮了好几盏,前厅里顿时亮堂起来,针尖划过帆布的“沙沙”声,伴着偶尔的低语声,汇成了一曲温暖的夜曲。
谢研也拿起一块帆布,坐在绣娘们中间,手指捏着细针,熟练地穿梭在帆布间。她的动作很快,指尖翻飞,不一会儿,一段整齐的回字纹就绣好了,中间的镂空处透着灯光,能清晰地看到对面的人影。她满意地笑了笑,又低下头,继续忙活起来。
这一夜,婉清阁的灯亮了整整一夜。绣娘们轮换着休息,却没一个人喊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她们平日里绣的都是绫罗绸缎,绣的是富贵人家的衣裳手帕,如今能为灾民们做点实事,心里都觉得格外踏实。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五顶改良后的帐篷就做好了。谢研让人找来伙计,一起将帐篷送到了安置点。当最后一根帐篷杆固定好,有人轻轻掀开帐帘,一阵凉风立刻从帐篷边角的镂空花纹里钻了进来,带着清晨的清新气息,瞬间驱散了帐内的闷热。
“真凉快!”一个汉子忍不住喊了出来,伸手摸了摸帐篷边角的镂空花纹,“这花纹绣得真精致,风能进来,雨却进不来,太神了!”
旁边的灾民们也纷纷围过来,一个个钻进帐篷里感受,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昨天晕厥的老汉也来了,他在帐篷里坐了一会儿,笑着对谢研说:“姑娘,这帐篷比以前舒服多了,胸口也不闷了,真是太谢谢你了!”
“老人家客气了,能帮到大家就好。”谢研笑着说,目光扫过灾民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暖暖的。她想起小时候跟着母亲学绣花,母亲总说,绣艺虽小,却能绣出人间百态,绣出温暖人心的东西。那时候她还不太懂,如今看着这一顶顶带着镂空花纹的帐篷,看着灾民们舒展的眉头,她忽然明白了母亲的话。
她的绣针,绣过繁花似锦,绣过流云逐月,却从未像此刻这样,绣出如此沉甸甸的意义。原来,她手中的这根细针,不仅能勾勒出精致的花纹,还能为困境中的人,绣出一阵清风,绣出一份希望。
“谢谢研儿,”谢浩楠走上前,脸上满是敬佩,“你这法子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若是能多做些这样的帐篷,安置点的灾民们就不用再受闷热之苦了。”
“大哥放心,”谢研点头,“婉清阁的绣娘会继续赶工,另外,我还想教安置点的妇人们一起绣,人多力量大,能尽快把所有帐篷都改良好。”
谢浩楠连忙应下:“好!我这就去通知大家,让愿意学的妇人都来!”
阳光渐渐升起,驱散了雨雾,金色的光芒洒在安置点的帐篷上,透过边角的镂空花纹,在帐内映出细碎的光影。谢研站在帐篷前,看着灾民们忙碌的身影,看着绣娘们手把手教妇人绣花的场景,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