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你见过的野史有多野?(1 / 2)
“骑着河南人旅游?”
刘邦笑得拍大腿,“这网友也太敢想了!不过这些孩子确实能走,要是乃公当年打仗有这脚力,早就一统天下了!”
樊哙也凑趣道:“陛下,咱要是抓个河南少年当向导,行军都能快上一倍!”
吕雉皇后望着画面里少年们磨破的鞋子,满眼心疼却又骄傲
“这么小的年纪,能有这般毅力,既锻炼了体魄,又传承了文脉,真是好样的!”
朱元璋摸着胡须,沉声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这些少年不走寻常路,用双脚丈量华夏大地,追寻人文始祖,比在书斋里死读书强百倍!”
“这份对文明的敬畏与传承,值得所有年轻人学习!”
朱棣也点头:“从淮阳到天水,1040公里,是地理的距离,更是文明传承的距离。”
“少年们用脚步跨越,让华夏文脉薪火相传,实乃幸事!”
嬴政望着伏羲大殿的中门缓缓开启,眼中满是庄重:“伏羲画八卦、创文字,奠定华夏文明之基。”
“这些少年千里寻祖,是对始祖的致敬,更是对文明的坚守。”
“12岁到19岁,正是传承的年纪,他们做到了!”
李世民长叹一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有望!”
“这些孩子用毅力证明了华夏儿女的韧劲,用行动续写了文脉传承,这般研学,才是真正的‘没白研’!”
……
城市榜单与研学壮举的余温未散,光屏画风陡然一转
解说声带着戏谑与猎奇响起:【你听过最野的野史有多野?】
【孙策逝后孙权纳大乔,吕布未死配种生娃助张辽威震逍遥津】
【离谱程度直接拉满!】
“野史?”
刘邦来了兴致,“乃公听过不少民间闲话,倒要看看这野史能有多野!”
朱元璋皱眉:“正史记载严谨,野史多是胡编乱造,当不得真!”
【画面弹出“孙权纳大乔”的野史标题,解说声调侃:“据说孙策英年早逝,大乔正值年少,孙权不愿她改嫁,便将其纳入后宫。
此事因涉及皇室颜面,正史未载,仅东吴核心人员知晓。
可让孙权恼火的是,行周公之礼时,大乔总喊错名字
在‘伯符’‘仲谋’间乱喊,于是便有了‘不分伯仲’这个词!”】
“荒谬!简直荒谬至极!”
孙权猛地拍案而起,龙椅扶手被震得嗡嗡作响,脸色铁青如铁,“孤何时做过这等悖逆人伦之事!”
“伯符是孤兄长,大乔是孤嫂,孤敬重兄长如父,岂会行此禽兽之举?”
他怒目圆睁,指着光屏怒斥:“‘不分伯仲’乃形容二者不相上下,竟被这般污蔑!”
“编此野史者,当诛九族!”
大乔早已满脸通红,又羞又怒,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哽咽道:“此等无稽之谈,简直是对我与伯符的亵渎!”
“我守寡多年,一心为孙家操劳,岂容这般玷污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