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史密斯教授(2 / 2)
顾听晚展开帛书,身后大屏幕同步呈现三维人体经络图,“各位看到的‘通脉引气’,用现代语言解释,是通过特定手法调节人体自我修复系统。”
她手腕轻转,银针刺入演示模型,“就像互联网需要畅通的信号传输,人体也需要畅通的能量通道。”
“而针灸,就是在维护这些通道。”
当屏幕上出现针刺前后红外热成像对比图时,不少西医专家开始前倾身体——图像清晰显示针刺后相应区域温度上升了0.8℃。
“这与我们已知的血液循环变化吻合。”一位欧洲专家点头道。
就在会场气氛渐入佳境时,史密斯教授突然举手,“很精彩的演示,但这些都是间接证据。如何证明你所谓的‘气’在流动?”
全场寂静。
几位中医名家面露忧色,这正是千百年来中医最难自证的核心难题。
面对质疑,顾听晚面不改色,“既然各位想要眼见为实,我们不妨做个简单的现场实验。”
她示意工作人员推上一台精致的仪器,“这是云翼科技和魔都大学协作研发的红外热成像经络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显示针刺前后体表温度的变化。”
顾听晚目光扫过全场,“我需要一位志愿者。”
一位银发学者微笑着起身,“让我来。我是法国里昂医学院的杜邦教授。”
众人认出这是欧洲知名的循证医学专家,曾多次公开批评过草率的医学研究。
刚刚在休息区,杜邦亲眼目睹了顾听晚当众质疑史密斯的研究结果不够严谨的场面。
刚巧,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想法,他很欣赏顾听晚这样敢于指出前辈错误的态度。
杜邦教授挽起袖子走向舞台,“我很想亲眼见证这个‘气’的流动。”
顾听晚将红外监测探头对准他的手臂,大屏幕上立即显示出清晰的热成像图。
她取出一根银针,看向台,“现在,我将针刺杜邦教授的手三里穴。”
银针轻旋刺入的瞬间,大屏幕上的热成像开始发生变化。
以针尖为中心,一道暖色的波纹沿着手臂特定路径缓缓扩散,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涟漪。
“不可思议......”
杜邦教授注视着屏幕,“我的确能感觉到一股暖流正在沿着这条线移动。”
台下一位日本专家质疑,“这可能只是局部充血反应!”
顾听晚不慌不忙地切换画面,“请看对比数据。”
屏幕上并列显示出针刺穴位与针刺非穴位点的热成像图,“只有在正确穴位施针,才会出现这种沿着特定路径的温度变化。”
更令人信服的是,当顾听晚轻微调整针尖方向时,屏幕上的热流轨迹也随之改变。
她连续三次重复这个操作,每次结果都完全一致。
杜邦教授兴奋地指着屏幕,“这种可重复、可观测的现象,完全符合科学验证的标准!这并非巧合!”
英国代表紧接着提问,“但这仍然无法解释经络的本质!”
顾听晚切换出高分辨率影像,“这是我们通过纳米示踪技术拍摄的经络微观结构。这些分布在结缔组织中的管状结构,可能就是经络的物理基础。”
日本专家追问:“为什么现代解剖学没有发现?”
“在显微镜发明前,从来没人能看见细菌。”
顾听晚从容应答,“科学工具在进步,我们看见的世界也在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