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求学路(十三)(2 / 2)
全村人都把这个鹰钩鼻子外国人视为天降的救星。
父亲苏醒后,拉着高秀平的手,虚弱地指着那个正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的身影说:“狗挡,记住这位洋人先生的恩情,记住他的样子……”
高秀平当时年纪小,但是她记得清清楚楚,那个特殊的鼻子,在她幼小的记忆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
高秀平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总是穿着黑风衣、戴着礼帽的外国男人。小时候,他常常出现在村子附近,带着相机和本子,记录着村里的一切。
“秀平,你怎么了?”李守业察觉到妻子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咋了?这书名《龙的复苏》吓着你了?别怕,此龙非彼聋,你放心学,指定不能把你教成哑巴。”
高秀平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没事,只是看到这个作者的照片,觉得有些面熟。”
此后经年,兵荒马乱,生死茫茫,高秀平一家再也没有那个恩人的消息。但他那独特的鹰钩鼻和雪中送炭的恩情,却深深烙印在高秀平的记忆里。
没想到多年后,会在书的封面上再次看到他。高秀平的眼眶微微泛红,心中五味杂陈,她轻轻抚摸着照片,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被拯救的童年时光。
丈夫关切的声音将她从遥远的回忆中唤醒。高秀平猛地回过神,发现自己的手指正剧烈地颤抖,轻轻抚摸着书封上那张小小的照片。
泪水不知何时已盈满眼眶,顺着脸颊滚落,滴在书皮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是他……没错,就是他……”她的声音哽咽,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她又重新看看书皮上的名字。
她想努力记住恩人的名字:“他是大卫先生!他是爹的救命恩人!他就是那个送西洋药粉的人,原来,他是加拿大记者!”
她急切地指着那鹰钩鼻子,向丈夫讲述起她童年记忆里那个外国恩人的故事。
丈夫听完,也深受震动,他搂住妻子的肩膀,感慨道:“真没想到……世界这么大,又这么小。原来你看的这本书,就是恩人写的。”
高秀平紧紧抱着这本书,仿佛抱着失而复得的珍宝。它不再仅仅是一本识字读本,更是一座跨越时空、连接恩情的桥梁。
她擦干眼泪,眼神变得无比坚定:“我要好好读这本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我要告诉爹,恩人找到了,他还记得我们,他把咱们的胜利告诉全世界了!”
窗外寒风依旧,但屋内的暖意,却因这段因一本书而重新接续的跨国情谊,而变得更加深沉、感人。
高秀平翻开书页,目光扫过那些陌生的文字,此刻,它们仿佛都带上了温度,诉说着一段关于勇气、善良和铭记的永恒故事。
然而,他们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几天后,高秀平在和邻居闲聊时,不小心说漏了嘴,提到书的作者是个外国人。
这消息很快传开,村里有人开始议论,一些嫉妒高秀平有书看、能学习的人开始嘲讽使坏。“哟,还看外国人写的书,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啥不好的东西。”“
“说不定就是想蛊惑咱们呢。”
“她可真能嘚瑟,还看外国人的书,干脆去外国得了,中国都放不下她了。”
这些风言风语很快传到了一些思想保守村民的耳朵里,他们也跟着质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