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2 / 2)
毫无心理准备的众人看过后,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点评,厅堂中又安静了下来。
方应物轻笑声响起,“诸君看过了,觉得在下写的不好么”
“好”“好”“好”
众人听到方应物的引导式问话,从错愕中惊醒过来,纷纷连声叫好。比刚才面对刘二公子对联时的叫好嗓音更大,时间更长,频次更快。
上联意思大明江山一统,下联意思皇帝陛下万岁,谁敢说方应物写的不好谁敢说方应物写的差
谁都明白,方应物这是故意取巧,但没有人能公开指责,只能默认一声“好”。心里认定是另一回事,但嘴上必然要说方应物写的更好。
再说方应物也不算跑题,就是境界虚高了点。对联中有“忠义”二字,切合了“忠义书坊”的名字,也符合了今日开业主题。
刘二公子脸色不甚好看,心里也不服气,和这种对联比起来,他肯定是一个输字,但他也知道明明是自己的更好。
方应物谦虚的笑了笑,拱拱手道:“在下获胜也是取巧了,还是刘公子才高一筹,承让,承让”
众人也都看出来了,这是方应物有意相让但又不失体面的做法,十六七岁的小少年在大人面前稍微耍一点无赖也是很有趣的。
而且才华横溢却进退有度,这少年倒真是个机智聪明的人就凭十六七岁便有这份心思,前途不可限量也。
刘二公子忽的也发觉周围气氛都是很看好方应物的,而他自己却处处落了下风。想到这里,他心里更不舒服,便不想在这里继续呆下去了。
刘二公子昂首挺胸,狂傲的挥了挥衣袖道:“好坏自有公论,不屑与尔等共语也”如此直接离开了书坊大堂。
先前那老叟抚须叹道:“东刘先生有子如此,甚为可虑也”
东刘先生方应物闻言十分纳闷,刘吉似乎从来没有这个名号,这个名号好像是另一个人的
他连忙请教道:“刘公子其父何人也”
那老叟答道:“乃是谨身殿大学士刘相公。”
方应物愕然,敢情这半天都是他误会了。原来刘二公子这个刘,是谨身殿大学士刘珝的刘,而不是文渊阁大学士刘吉的刘
如今三个阁老,两个姓刘,他最近和刘吉接触得多,自然而然就想到刘吉身上去了早知道这不是刘吉的儿子,自己还费心思谦让作甚好像显得自己才华不如对方,故意取巧躲避似的
刘珝这个阁老自己又求不到他,而且是三阁老中能力最差、人缘最差、日后最先倒台的一个。
自己可以直接抄袭无数名联把刘二公子羞辱到从此不敢再写对子同时还能刷个不畏权贵的名声
正当方应物为错失良机懊悔时,却听那老叟赞道:“方小友才华定然是高于刘公子的,但却知道谦虚自谨,不以卖弄为荣,暗合谦谦君子之道,不愧是方庶常家的公子。”
方应物欣然,错有错招,似乎这样也不错莫非这就是他始终悟不透的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的道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八章 无往而不利
开业结束后,书坊东家姚谦又在附近酒楼办了宴席,请宾客吃喝之后尽欢而散。他本来还想挽留方应物,继续讨论一下八股文选集运作的细节问题,但方应物婉拒了。
“眼下议论详细情况为之过早,在下要确认是否能拿出试卷,然后才可进行下一步。不然与说的热火朝天,也都是嘴惠而实不至也。”
离开忠义书坊,随从方应石对方应物道:“秋哥儿,你今日看起来又是很开怀了。”
“什么叫又”方应物反问道。
方应石大大咧咧道:“上回从教坊司胡同那里出来,你看起来就很开怀,但只过了一天便又显得消沉了。”
“那天的事,你还好意思说么”提起这个,方应物就很无奈,“是你毁了我一个做坏人的机会,让我不能心安理得陷害忠良,你却成了勇救主人的义仆。”
方应石嘿嘿的笑起来,还有点小小得意,就差在脸上写“这是一个打了五名锦衣卫的男人”。
方应物试探道:“听说有人向你开了一个月五两的高价,请你去当护院”
“秋哥儿但请放心,我绝对不会抛弃你不管的”方应石拍拍胸脯道。
这是谁能抛弃谁方应物只能感动的说:“谢谢”
不过他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在京城处处受压制,他这小小秀才在其间小心翼翼的辗转腾挪不容易,连拒绝别人送女人都要挖空心思。
能开心的起来就怪了,人生总有这般无奈的时候。不过今天确实感觉很充实,找到了穿越者游刃有余的感觉,还因为有希望真正自主的去做成一件事情,而不是天天扯皮跑腿看人眼色。
这是不是也说明了。自己目前就是这个层次的人,所以才会显得游刃有余。
方应物看看天色,才是午后时分,便往刘吉大学士府邸而去。根据他与刘棉花打交道的经验,刘大学士早晨必定认认真真去上早朝,完成在天子面前的过场。然后大概要去内阁视事,最后到了午时便回家来内阁下班时间其实是傍晚申时,午后回家放在哪一任皇帝统治时期都是很不可思议的。
大学士都如此带头懈怠,可见成化年间的政风懒惰程度。刘棉花被诟病和屡遭弹劾围攻,真不是没有原因的。
所以说在这午后时光,如果刘大学士没有出门,应当正在家里避暑和偷懒。
方应物到了附近,出于谨慎没有直接上门。他如今不便大张旗鼓,而且他和刘棉花的接触应当要保密,否则容易被认为是同党,以后的吹捧效果就差远了。
看看左右没有人注意,方应物在路边找了个写字先生,借了纸笔写了拜帖一封,让方应石拿着去了刘府投进去。
又不知过了多久。方应石跑过来:“那边管事回了话,让你进去。”
方应物尽量将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