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7(2 / 2)
这张榜单既照顾了最优秀生员的名次,又照顾了学霸的需求,是一张成功的榜单,是一张胜利的榜单,是一张和谐的榜单。
洪、项两人迅速的扫了几眼,都在榜单前面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洪松成绩是的二等,项成贤的成绩是三等。两人皆取得乡试解额,回去后可以开始筹备明年乡试了。
这成绩在意料之中,不值得太过于高兴,洪松对项成贤道:“走罢,午间与方贤弟吃酒。为他离开县城送行。”
项成贤却置若罔闻,立定了没动。洪松一连催促了几遍,项成贤仍然没有挪动脚步,反而指着墙上榜单道:“好像有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洪松顺着项成贤的手指头看去,在第三等次这一列人名的末尾,赫然写着“方应物”三个小字。旁边还加了一句注释:暂定三等,待补考。
洪松像是见了鬼一般。目瞪口呆,久久不能置信。
他和项成贤都敢对天发誓,这几天方应物老老实实呆在院子中,没有任何不正常举动。也绝对没有去为岁试的事情进行过任何运作,是真的打算离开县城闭门苦读去。
那还怎么会发生如此诡异的事情主考官沈巡按为什么会平白无故的放了方应物一马说是“暂定三等待补考”,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其实就是走个补考形式。然后正式列入三等了。
短短几个瞬间,在场数十人都注意到了三等这列末尾的人名。无不大吃一惊,甚至还产生了骇然的感觉。这方应物也忒神出鬼没了,区区一个县学岁试,居然玩出了风云变幻的悬疑片风格。
徐淮哪还有心情继续吹牛,他就是想吹,那也要有事实为依据。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去,整个人几乎要趴在榜单上,竭力而又徒劳的想证明是自己眼花了。
但无论怎么看,方应物这个名字就是出现在了三等这列里。他很清楚,三等意味着方应物今年岁试合格,所以不必降级,而且更意味着他递补为廪生的愿望再次破灭
刚才围着徐淮听他吹牛的人,悄悄地自发地散开了几步,离徐淮远了些。看着颓然的前学霸,众人心里不由的感慨万分,在深不可测的方同学面前,徐前辈若能靠得住,那母猪也能上树了。
洪松和项成贤一路小跑着,来到项宅外院,却见方应物已经把箱笼搬到了堂屋正中,旁边兰姐儿信手在桌案上打着细软包裹。
项成贤冲上前去,一把将方应物拉到院中,还要向大门外拉去。口中叫道:“方贤弟,去一趟县学看看。”
方应物甩开项成贤,正色道:“我前番说过,做人要有志气此次要去倦居书院求学,在学有所成之前,三年内不踏进县学一步”
项成贤兴奋的拍了方应物一巴掌,“求学你个头三年你个头岁试榜上列了你的名字,与我一样是三等,我们该要准备乡试了”
“这怎么可能”方应物惊声大叫道,世间哪有不去考试,却有成绩出来的道理
项成贤答道:“你以为我们无聊到如此地步,特意骗你来么榜单上也说了,叫你去补考我们真心想问问你,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方应物没有答话,陷入了苦思之中,今天这榜单也太意外了,又是什么阴谋但他想来想去,仍然毫无头绪,方应物自从穿越以来,第一次感到智商不够用了。
洪松半晌没有说话,一直在仔细观察方应物神态,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毫无破绽至此洪公子才相信方应物确实对今天的榜单不知情,否则决不至于如此反应。
这个时候,方应物若还能演戏到如此逼真的程度,那简直就是未篡位的王莽之流,被欺骗也认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张大饼
在国朝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其实只有省城乡试和京师会试是最正规的,比较严格、严肃、严谨、严厉,可供人为操作的余地最小,相对也最公正。
但其他考试包括取秀才的院试、科举最后一道关口殿试在内,都是随意性很大、人为因素很重的考试,这些考试换一个主考官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样子。
比如这次淳安县岁试,就出现了方应物这个特殊情况。榜单放出来后,便有不服气的几个胆大生员,冒险去谒见主考的巡按御史沈大人,对方应物名列三等的结果提出质疑。
沈巡按很官方的答道:“国家抡才本为求贤,方应物于国有功,不可遗漏在外,理当推举入场秋闱。”
方应物从两位好友口中得知并确认榜单情况,并百思不得其解后,便放下了疑惑,抬头道:“我去县学看看。”
前面还号称要闭门读书就差立誓了,现在就要往县学跑,这反差真不小。项成贤忍不住嘲笑道:“你那闭门苦读三年的志气呢学无所成就不入县学的节操呢”
方应物没心思与项成贤说笑,继续出了大门,向着县学走去。他胸中自有东西,足够在这个时代使用了,但还要继续读书无非就是为了通过考试,毕竟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则,想力争上游就要遵守游戏规则。但若考试能通过,那还要读书作甚
榜单下面,看完榜的人群早已散去。但榜单还挂在照壁上面,方应物认真看了看。确实在三等这一列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这时候,旁边有一位差役对方应物道:“方相公请借步沈巡按有令,若你出现,便带你去察院补考。”
正好方应物也想去谒见巡按御史大人。本来巡按御史的体统很严,到了地方一般不公开接受拜谒,否则都是落下把柄的事情。但此时考察地方的公事已毕,又有补考的名义,巡按偶尔见人也不算奇怪。
所以之前几天方应物正处于困扰时。纵然心中有无数疑惑或者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扭转乾坤,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根本见不到巡按御史,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闲话不提,却说方应物被带到临时察院,没什么波折就进去见到了沈巡按。或者说,沈巡按在淳安县的事务只剩下这个了。
待方应物行过礼后,沈巡按二话不说。先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并递给方应物,示意方应物先看完书信再说其他。
方应物满头雾水,但他知道答案就在书信中,便有点迫不及待的拆封阅信。
这是一封没有什么营养的信,通篇内容乏善可陈。只是在打着“最近京城天气不错”的哈哈。
整幅信笺上最大的价值也只有署名了,方应物盯着署名位置上“文渊阁大学士刘”几个字看了半天,忽然一半的疑问都迎刃而解了。
而且书信的意义不仅仅是书信本身,能代为捎带私人信件的人,自然也是可靠的人。便可以解读为:寄信人用这种方式告诉收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