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7(2 / 2)
别人或许看得清下面一步两步,但刘棉花仿佛已经慢慢的推演出了下面四步五步,以及最后可能是个什么结果。
想清楚后,刘阁老不由得坐在轿中长叹一声:“恨不生子若此”
却说这刘吉原本还想看看方应物的运道如何,试金石就是今科春闱。不是刘棉花太迷信,而是要力求稳妥。
纵览史书,可以看到很多人物都称得上才干卓越、聪明机敏,但始终缺了一点运道,结果怀才不遇、郁郁终生。
谁敢保证方应物就有运道世上从来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和事,即便方应物这么妖孽,万一偏偏就缺一点运道呢若几次会试不中,那他就废了。
此刻刘棉花终于下定了决心,即便方应物此人有命无运、仕途不顺,一辈子就是个举人,那也非常值得招婿,最少也可以充当千金难求的智囊
“老爷老爷”长随在轿子外面轻声呼唤道。
刘吉从深思中醒过来,才发现自己还停在长安右门外没动地方,便吩咐道:“走了”
随后想起什么,又对长随吩咐道:“回了家,你让内外管事速速开始筹备嫁妆物事,务求丰厚,越快越好”
长随愣了愣,怎么突然如此着急起来他们刘家小姐才十五岁罢,真不用急的。但自家老爷心思深不可测,他没敢多问,只是答应下来。
刘棉花的心思按下不表,却说项大公子雄赳赳、气昂昂的敲了登闻鼓,大爆刘二公子眠花宿柳只给半价,以及勾结东城兵马司为非作歹的丑闻,登时便如火上浇油,炒的朝廷要炸锅了。
登闻鼓案件由都察院负责审理,项大公子是这样在都察院说的:“出于同乡之义、救助之恩,晚生对刘二公子抹黑方贤弟实在看不过眼又见方家父子为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但仍反而人善被人欺,晚生便更忍无可忍
想来想去,自家无权无势,所以只能借此手段来报恩,并为方贤弟正名方贤弟若非为救出我,怎么会去教坊司胡同寻访线索又怎么会被朝廷大臣看到”
刘二公子欺压妓家、勾结兵马司为非作歹甚至拘押赶考举子这种事放在平常,虽然也算个事,但不算大事,更不算天大的事。但在如今这个气氛下爆了出来,那份量自然不同。
更何况之前刘二公子为了挽回自己清白,把黑锅都往方应物这边扔,现在回过头来看,只这推脱责任、污蔑别人的事情也堪称是丑闻
之前还可以说是无意犯错,现在成了故意为之这不是道德有瑕疵,简直就是道德败坏道德有瑕疵,还可以说只是刘次辅教子不严,但道德败坏
要知道,拿刘二公子寻花问柳这种破事来吵,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多是抱着看热闹、耍热闹的心理。
人人都知道,凭借这件事就想把刘次辅如何,那是不可能的。
幕后指使者的最大目的只怕也就是打击一下刘次辅的威望,遏制一下刘次辅的上升势头,顺带调戏一下刘家这一两年,刘次辅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很有能量的权力集团,让某些只靠抱贵妃大腿上位的大人物感到极其不安稳了。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有苦主将刘二公子的更大丑闻闹了出来,上上下下都惊讶到了,甚至惊讶到有那么一瞬间不知所措。
有些人赫然发现,这次还真有可能干掉刘珝,最不济也能狠狠割他一块肉,那绝对不是不痛不痒了
当事人谨身殿大学士刘珝也愕然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稳如泰山的,真有可能倒台
阴谋有阴谋到底是谁的阴谋
更令刘次辅难受的是,之前他又是上书请辞,又是打了儿子五十棍,又是主动让儿子主动从国子监退学,为的就是尽快彻底平息舆论。
该做的都做了,能做的也都做了,没想到现在又闹出这一出,还有什么可以施用的办法
这就宛如武林高手对阵时,己方招式已经用老了,但对方突然又亮出了后招,为之奈何
这时候,刘珝杀了自己那二公子的心都有了,对这些事他根本就是不知情的,自己也是被儿子隐瞒住的
在内阁中得到消息后,刘次辅真无法安稳了,立刻起身摆驾回府。到了家里,立刻让家人将二儿子从房中抬了出来,直接扔在堂前阶下,
看着狗屎一样的儿子,刘次辅忍不住咆哮道:“不孝逆子前阵子事情开始闹起来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主动全部坦白”
重伤未愈的刘二公子连软榻待遇都没有了,只能趴在堂前冷冰冰的台阶上,浑身苦楚难以言表。
听到父亲的厉声喝问,他肩膀忍不住瑟瑟发抖,不敢抬头看父亲,但仍感受到那浓得令人窒息的怒气。
当时他怎么敢说说出来不怕被父亲打死么未完待续。。
s:有月票的书友请等等我今天可以大展拳脚,等我今天补完节操良心三更后求月票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家老爷说了
几家欢乐几家愁,刘家那边愁云惨淡,方家这边就风轻云淡,没看出有什么变化。
方清之的淡定就不消说了,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但方应物还是有几分窃喜的。这次效果比他想象的还要好,也是他第一次参与朝堂斗争,纪念意义深刻。
不过很可惜的是,方应物作为幕后推手,这次注定无法站在阳光下,没人欣赏到他的谋略,也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只能在心里闷骚。
沸沸扬扬中,方清之渐渐成了主角之一,他先前帮刘次辅开脱的奏折又被人翻了出来细细品味,并重新对字里行间的意思解读。除了不因私废公的美德之外,舆论界又多出两种看法。
其一,刘二公子这次做事太没品了,太没下限了,堂堂的朝廷次辅大学士家公子为了省几个钱去欺压和半强占妓家,实在是与踹寡妇门、刨绝户坟一样没品格。
说出去非常有损朝廷体面,让百姓知道了全都是大笑话,说的再严重一些,陛下的脸面何在
方清之当时肯定也是对内情心知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