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7(2 / 2)
事实正确和政治正确完全是两回事
假如他否认与尹尚书有关,那么接下来只有两种后果了:一是责任全由自己承担,否认有人指使自己。那么自己将面对御史的疯狂弹劾,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自己的位置将摇摇欲坠,万首辅都不见得能保住自己。
二是被人挖出来自己与万首辅的关系这种事瞒不住的,然后被认为是万首辅指使自己迫害忠良。最后将万首辅拖下水,而且以万首辅的性子必然要迁怒于自己办事不利,惹祸上门。
穆文才只要不是失心疯,就知道上面这两种后果都不是自己能承担得起的。如果不想出现这两种后果,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顺着方应物的话,承认自己是受了吏部尚书尹旻指使。
这并不是正确的事实,但却是正确的政治。对穆文才而言,攀诬了尹旻,等于是让尹旻替万首辅背了黑锅,可以让万首辅彻底置身事外,从而全心全力的为自己撑腰。
其次,对万首辅而言,很乐见政敌尹旻被咬住,趁势打击尹旻不在话下,而且说不定还能就此罢免尹旻,将吏部占为己有。
于己有利,于人有利,究竟哪个答案是真正的正确,还用多想么至于证据,有受害人方家指控,有执行人穆文才亲口承认,何况大明允许科道官风闻言事,这还不够么
不知发呆了多久,穆文才闭目长叹一声,开口道:“方应物所言不错,确实是吏部尹尚书指使本官。”
更多余的话不用说了,官场中人都明白。大学士刘珝与方家是死仇,而刘珝的同党尹旻迫害方清之的动机还用解释么
人群登时肃静无声,人人都惊愕万分,没想到穆文才竟然真的直接承认受尹旻指使了难道是突然良心发现
今天御史们来这里围观,只是想看两个著名官员打架的结果,万万没料到竟然搞出一条这么大的鱼,那可是大学士之下第一人的吏部天官
某些人脑中不由得想起一句官场笑谈:涉及方家无小事但这真的只是笑谈吗未完待续。。
s:白天先出门,等我回来继续写继续满地打滚求月票求月票另外感激诸君昨晚的捧场,万分感激
第六百六十章 此事真没有完
不得不说,爆出吏部天官尹旻无异于十足十的响雷,让御史们根本无法安定。或许会有人问,如果不想掺和其中,大可厚着脸皮装聋作哑、视若不见,难道这不是名利场人物的基本功么有什么不安定的
话是这么说,但也得看什么场合、什么人物。在朝廷体系里,都察院御史很大程度上是靠脸面吃饭的,与别人还有点不同;还有个情况就是私下里与公开,也是不一样。
如果在都察院里,在一群御史面前,公开爆出这样的丑闻,而御史们却还无动于衷的话,那都察院也就可以不用开了。就连这种无动于衷也将成为集体丑闻,整个科道官体系的根基都会被动摇。
无论如何,现在的情况就是,穆文才不能不认,都察院御史不能不管。坐在堂上居高临下的掌院都御史李裕冷眼旁观了全过程,心里对方应物实在佩服之极。
能操纵自己人不算什么,但能操纵敌人言行才是最可怕的。穆文才堂堂一个文选司主官,今日却只能按照方应物划出的道路,一步一步走下去,仿佛成了方应物的傀儡,甚至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方应物询问的目光,李裕拍案道:“涉及冢宰之事,绝非本官所能判也,只能奏明圣上听候旨意”
下面御史却有人叫道:“大中丞管不了,我们可以”
这就是都察院衙门与其他衙门所不同之处了,若说其他衙门是上下分明、等级森严,那么都察院就“散乱”的多。
要知道每个御史都具备密奏的特权。都拥有独立办事的权力,可以不经都御史直接与朝廷打交道。所以一百多个御史等于是一百多个独立个体。都御史很大程度上只是主管行政事务的,政治色彩大于专业色彩。
“今日到此为止”李大中丞一边说一边看向方应物。终于不见方应物再次喊出“慢着”。这才能确定今天的问话真正结束了。
方应物拍拍身上的土走了,但穆文才久久不动,脑中反复回荡着方应物说过的一句话此事还没有完。现在看来,此事还真没有完,方应物简直就是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根本没将自己当成同等的对手。
主角走了,在此围观的御史们也三五成群,一边议论一边离开。不过今天前来旁观的御史成分比较复杂,有为方家不忿前来声援打气的正义之士。有单纯只为看热闹来的闲人,自然也少不了充当耳目的。
其中有个叫魏圭的御史,没有加入同僚议论。他立刻换下公服,随意套上件不起眼的外袍,然后快步出了都察院。
转过街角,有家铺面门口早有马匹停着。魏御史便熟练的翻身上马,快马加鞭的朝着东边而去。虽然京师人口众多,肯定无法像郊外那样扬鞭纵马,但也比步行和乘轿快多了。
到了皇城西南面的一处五开间大门豪宅外。魏御史便勒住马儿,当即有把门的家奴上前,七手八脚的扶着魏御史下马,并主动问道:“来者可是魏大人么我家老爷等候多时。已经催了好几次。”
太子太保、谨身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刘吉府上,眼下正有分量不轻的客人到访,以次辅老大人之尊。也亲自在大堂上会客谈话。
这位被称为颜先生的客人本身不算什么,但却是吏部尚书尹旻的私人代表。今日已经是近期第三次登门了。
颜先生滔滔不绝的对次辅老大人劝道:“方家父子榆木脑袋愚钝不堪,眼下也只能死守着所谓的节义。垂死挣扎而已”
刘棉花听到这里,抬眼瞥了颜先生一眼,此人未免有些得意忘形了罢若方家是蠢货,那与方家结亲的老夫又是什么
不过久历世故的刘棉花没有就此多说什么,当一个小人物骤然被重用时,或者骤升高位时,难免会出现这种兴奋过头的轻浮迹象,这就是缺乏涵养的表现。不是每个人都像方应物那样自信的可怕,既能足够张扬却不轻浮。
该死,怎的又想起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