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士子风流 > 分节阅读 455

分节阅读 45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内阁里,灯火一片通明。

杨廷和抱着茶,眯着眼在打盹。

杨慎今夜也陪着父亲当值,他是翰林院的学士,确实有资格再这里当值待诏。

此时杨慎脸色有些铁青,深宫里的消息虽然一丁点都没有传出来,可是杨慎却是知道,越是没有消息,问题就越是严重。

因为此刻,在这子夜时分,内宫却是灯火通明,而后,勇士营加派了护卫,内宫之中的戒备外松内紧,一看,就晓得发生了大事。

杨慎已经开始怀疑,嘉靖是不是已经归天,不过眼下并没有太监来宣父亲入内宫,那么显然天子的身体,还没有坏到最坏的地步。

只不过即便如此,也足以让人提心吊胆,杨廷和的那些阴谋,并没有向杨慎透露分毫,而此时父亲的太过让人玩味,杨慎觉得,事情有点不对。

可是无论对不对,他都不敢多问,只是只能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陪着杨廷和。

杨廷和突然张眸,突然道:“慎儿,为父看你神魂不属,怎么,有心事”

平时在内阁,杨廷和极少这样称呼杨慎的,大家都以官职相称,表示公房之中没有私情。

杨慎见父亲问起,立即打起精神,道:“父亲,我觉得事情不太对,为何宫中的警戒一下子提升了不少,又为何一个太监都没有从内宫里出来,这个时候,该是神宫监清扫的时候,却是一个太监都没有,还有”

杨廷和微微一笑:“那么你认为,这是什么缘故。”

杨慎小心翼翼的看了杨廷和一眼,迟疑道:“莫非是宫中出了大事,久闻陛下近来龙体欠佳,前几日,还听说陛下无故流了鼻血,莫不是要大行了”

这句话很是大逆不道,不过两个人关起门来是父子,倒也没有什么避讳。

杨廷和叹口气,道:“连你看出来了,看来,你近来是有些长进,再不是从前稀里糊涂了。”

杨慎皱眉,道:“可是不对啊,若是当真病重,为何不召集大臣”

皇帝病重,往往第一件事就是召集一些大臣入宫,尤其是嘉靖皇帝,此时儿子年幼,就有更多的放不下,当然要召人来把事情交代清楚,省的到时候,你话没说清,结果大臣们以皇子幼冲的理由,索性来了个自己拿主意。

虽然大明朝的继承人制度已经十分完善,但是这种事,但凡有万一的可能,都要极力避免,绝不是玩笑。

第六百八十三章:十万火急

既然如此,越是这个十万火急的时候,就越是不能有丝毫差错,可为何还一点消息都没有,杨慎几乎可以猜测,宫中可能已经发生了变故,宫中生变,这种事想想都让人胆寒,可是外臣不能进入内宫,里头的详情,谁也不清楚,除非有旨意才能进去,没有旨意,一切都是空谈。

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见父亲依旧气定神闲,悠悠闲闲的看着他,杨慎道:“父亲,难道不该有所作为吗”

杨廷和微微一笑:“你是为父,会怎么做”

杨慎正色道:“立即出面,请求宫中觐见,宫中若是不见,可以立即会晤百官,非见不可。”

“若还是不见呢。”

杨慎冷冷道:“那么只有硬闯内宫,向外宣布有奸贼作乱,陛下不出面,唯有以锄奸的名义闯进去了。”

杨廷和摇摇头:“不对,若是硬闯,纵然算是救驾,可是你想想看,陛下若是大行,会记得你的恩情吗可是接下来,下一个天子,又会记得你的好吗他只记得,你敢带人硬闯内宫,嘉靖朝可以闯,那么下一次,是不是可以闯”

杨慎冒出了冷汗,父亲想的太深了。

而这确实也是症结所在,这便是为何大明朝的体制,不需要于谦的原因,大明朝的体制,到了现在,已经越来越完善,尤其是在宫中的制度上,也趋近完美,可是任何一个趋近完美的制度,照样都会有疏漏,于是问题就来了,这个疏漏,靠什么去填补呢

假若靠制度的自动运行,那么必定,奸贼就会得逞,对社稷遗毒无穷。

假若有人人为要去强行扭转回来,更大的问题就出来了,对你来说,这或许是大功,可是别人怎么看别人或许,也会认为你有大功于朝,但是任何一个统治者想想,你能强行改变整个体制,用人力来扭转体制的运行,那么假若下一次,自己作为统治者,自己施政方面出现了问题,又或者,自己委屈了你,怠慢了你,谁能难保,你不会来第二次,第三次。谁敢放心你。

这才是此中的关键,又或者,这可以说是于谦式的困局,土木堡之变,于谦主政,挟持了皇帝的瓦刺人想要迫使当时的京师,进行敲诈勒索,自动运行的体制已经出现了极大的危机,而于谦呢却是极力支持摄政王即位,同时直接拒绝了瓦刺人的要求,不承认瓦刺人手里捏住的英宗皇帝乃是大明天子,率领军民,继续抵抗,成功的在京师保卫战中,保住了大明朝,如此功劳,足以彪炳史册,对大明朝来说,更是一个功勋卓著到极点的人物。

可是,这也成为了于谦完蛋的导火线,你有大功,同时,又暗藏着大过,这个过,一旦发作起来,就是要死人的。

杨廷和可谓老谋深算,一下子,就提出了这一点,让杨慎一时不知所以,他最后只得道:“父亲,无论如何,社稷要紧啊。”

杨廷和淡淡一笑:“社稷当然要紧,可是杨家的荣辱也很要紧,老夫不能罔顾社稷出问题,同时,更不能罔顾家族,你放心,这件事,为父已经解决,社稷,自然会有人去救,而家族,为父自然也可以保全。”

“以老夫估计,此次为祸者,必是拿欺世盗名的所谓天师,此人必诛,伏法就在近日;而老夫已命人出城传递消息,请徐谦救驾”

杨慎忍不住道:“徐谦真肯铤而走险”

杨慎可不指望徐谦会救驾,父亲能想到那个症结,难道徐谦就想不到

既然人家想得到,这世上,可不是人人都肯去走于谦的。

杨廷和却是微笑:“你这却是不知了,为父能有今日,靠的是社稷,而徐谦能有今日,靠的是天子,所以,他必定会救”

这句话,听上去似乎不合理,社稷不就是天子,天子不就是社稷吗可是杨廷和将它一分为二,却是一下子将答案显露了出来,杨廷和是体制的受益者,而徐谦是天子的受益者,只要体制还在,杨廷和照旧还是他的阁臣,说的再难听一些,就算是大明朝的天下完了,新来的皇帝无论是姓赵姓李姓邓亦或者爱新觉罗是耶律还是什么斯基、武田之类,只要他们还需要靠这个体制来统治,还需要靠收买士绅来执政,那么就需要杨廷和,杨廷和依旧还是他的阁臣。

这就如历史之中,清未必是亡于太平天国,也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