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3(2 / 2)
而今天,刘一志又将这一幅火车来了背了过来。和他同行的还有一位国内著名的收藏家、画家袁海。袁海也是慕名打听到刘一志回国了,所以托关系探听到刘一志是来到建安市他老师唐慧琴的住所,所以厚着脸皮想要来收藏刘一志的这一幅火车来了。
不过,刘一志在国外获奖的时候,面对那么多欧洲的收藏家,开出的上千万美元的价格,他都没有动心,或者说他根本不屑一顾,他只会将这一幅画献给自己的恩师。对于袁海的请求,刘一志自然是委婉的拒绝了。不过袁海并不死心,他听到刘一志今天要去拜访自己的老师唐慧琴,所以也就一起跟来了。就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从唐慧琴的手中收购下这么一幅画。
要知道,就这么一幅火车来了,因为它获得了维也纳油画金奖,身价就已经是一千万以上。再加上之后刘一志宣称这一幅画不卖,只会送给自己的老师唐慧琴之后。这幅火车来了的身价就更是一连翻了好几倍,如今已经有好几位国际上著名的收藏家开价五千万美元以上求购这一幅天价的画作。
物以稀为贵,这一幅画也是刘一志自己本人最满意的,他也觉得自己一辈子恐怕再也不能够达到这样的画作巅峰了。那所谓的最满意的作品永远是下一幅的鬼话都是骗小孩子的,一个人的艺术生涯是有限的,而在这有限的艺术生涯当中,又有那么一小段时间是他的黄金时期。
刘一志觉得自己的黄金时期就是现在,并且也似乎即将要过去了。现实主义油画最注重的是现实经历的积累,历尽人间沧桑,最后将饱满的感情融汇进入油画的点点滴滴当中,这就是油画的奥义所在。
华夏的古语有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艺术都是相通的。画作也是如此,一瞬间的灵感和创意,最后凝聚出来的作品,根本就是不可复制的。就算再给刘一志六个月,或者是一年的时间,恐怕他也无法再画出像火车来了这样的作品了。可以说,火车来了这幅作品已经是刘一志这一辈子艺术生涯的最高成就了。
很多画家的一声很悲哀,他们的画作都是在死后才出名的,比如说梵高,世界上价值最高的几幅名画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但是他的生前却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向日葵这一幅油画当中透露出来梵高对于命运的抗争,追求光明犹如向日葵一样的顽强,但是最后,他也只能够在哀怨惋惜当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不知道梵高死后能不能看到自己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如此浓重一抹的手笔,但是他的一生的确是令人惋惜的。相比梵高,刘一志就幸运多了,虽然他追求艺术的道路也吃了不少的苦头,但是在而立之年,就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殊荣,已经是莫大的荣耀和幸运了。
在获奖的那些天,刘一志都觉得自己是在做梦。连他自己都觉得人生如此的梦幻和不真实,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他成功了,问鼎了这一项荣誉。
不过他将这一切都归功于自己老是唐慧琴大学时期对自己的教育“有梦想就要去追逐,一辈子也会无怨无悔”。所以,他今天怀着激动的心情,拜会老师,一定要将这幅画送出去。
“嫣然,你真的不考虑学艺术了么你的艺术天赋很好的,还有老师的教导,比起其他人来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进门以后,刘一志笑着对秦嫣然说道。而他身后的收藏家画家袁海就谨慎得多了,这里可是华夏画坛泰斗唐老的家,据说唐老在十年以前就封笔了。流传在外界的画作仅仅只有那么几幅,更多的却是收藏在国内各大博物馆里面。而且,唐老最大的贡献还是带出了国内如此多的中西方杰出画家,以及为我国西洋画和国画的教材理论知识填补了空白。
说唐慧琴是国内画坛的奠基人真的一点都不为过,如果没有唐慧琴的话,国内的画家数量和质量都要整体下降一个层次的。在中央美院执教研究的三十多年以来,已经有千百名学子从唐老这里获得了甘泉一样的知识和灵感,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国内第一流画家。甚至是像刘一志这样国际上都鼎鼎有名的大画家。
“今天就算收不到刘一志的这一幅火车来了,能够向唐老要一两幅封笔之作也是极好的。”
打着自己的小心思,袁海这个国内著名的收藏家谨慎地扫了扫屋内的环境,却一眼在客厅的角落里面发现了一幅化作,看不清画的内容,蒙着白布,不过却很有可能是唐老的手笔。
“难不成,这幅画是唐老真正的封笔之作”
眼尖的收藏家袁海心里面募地一动,心思就已经注意到了那一幅画作上面了,他可是知道唐老真正的封笔之作的价值的。
第三百一十四章袁海的心思
虽然说唐慧琴不如自己的弟子刘一志取得的国际成就高,甚至于在国际上,唐慧琴的画作都没有得到过欧洲收藏家们的认可。但是,唐慧琴在华夏国内的声望和权威却是毋庸置疑的。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她直接带出来的数十位门生,就已经是现在国内画坛的专家泰斗了。更不用说那些从中央美院出来上过她的课,接受过她一些点拨的学生了。
这些都是唐慧琴在华夏国画坛的影响力,虽然她的画作并不多,但是每一幅流落出来,都会被她的这些学生高价收藏。不过,大部分她的画作都是捐献给了美术馆,或者是用来做慈善义拍的。基本上不关是谁得到了唐老的画作,都是如同稀世珍宝一样藏在自己的密室里面,只在闲暇和圈内人士交流的时候,拿出来吹吹牛逼自己收藏着唐老的作品,所以唐老真正流落出来的画作少之又少。
“据说唐老已经淡出国内画坛将近十年了,也不在中央美院执教了。不过近年来,随着她的弟子们一个个崭露头角,她的名声也随之大了起来。国内有好几幅收藏在个人手中的唐老的画作也都被估值在七位数以上了,价值上百万人民币。”
收藏家的头脑就是和艺术家不同,虽然说袁海是一半收藏家,一半是画家,但是还是偏向收藏家多一点,进入唐慧琴这样的画坛泰斗的家里面,脑子里面想的不是如何敬重这位画坛的泰斗。而是在想着如何获得有收藏价值的画作了。
“唐老早年那些赠送友人的普通画作都能够达到百万人民币的价值,那如果这一幅画是唐老的封笔之作。再加上我稍微炒作宣传一下,说不定价值能够翻上好几倍。”
收藏收藏
收藏的核心意义就在于“稀有”,人无我有,世界上单独一件,封笔之作,过世之作,都能够为收藏作品增加一分神秘的色彩和珍惜程度。
曾经就有在你拍卖会上,有两件一模一样的珍贵元青花瓷。每一件的价值都在五百万人民币以上,加起来的总值差不多是一千多万人民币。可是当开始拍卖的时候,卖家却主动上台砸碎了其中的一件,如此一来,世界上就只剩下这么一件完整的元青花了,它的价格就立马从五百万人民币,一路飙升到了将近两千万人民币。
这就是物以稀为贵。也是玩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