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3(2 / 2)
所有人都在亡命奔逃,可是所有人又都成了没头苍蝇,大营那儿却不知什么时候有骡马冲了去,炸开,旋即开始引起了火患,没有人灭火,而帐篷本就是易燃之物,于是这火势在风的催动之下迅速的蔓延。
火光冲天,爆炸如雷。
这一次,损失的何止是瓦剌人,便是那鞑靼人亦是损伤惨重。
这时候已经彻底的没有了组织,所有人只有了一个念头,逃,逃得越远越好,逃回大漠,逃回自己的家乡,逃回自己熟悉的地方,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人间炼狱,他们这辈子再不愿踏足了。
马哈木已经彻底的惊呆了。
完了,彻底的完了。
他看到的是,无数人相互践踏,无数人四面八方的逃窜,更有无数人血肉横飞,那惊恐的声音被那一次次巨大的爆炸淹没,马哈木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所谓的瓦剌铁骑,所谓的鞑靼铁骑,从前还顾盼自雄,而现如今竟是连敌人都没有摸到一下,就已到了这个境地。
“也先,也先在哪里”马哈木带着一队亲兵疯狂的往大帐去,他明白,大势已去,是该逃了。
可是自己的孙儿那个聪明的小子,他在哪里
马哈木疯狂地寻找到,这大营已是火势越来越大,窜起的火苗足有数丈之高,堆放马料的地方也已燃起了熊熊大火,噼里啪啦的大火释放出滚滚的黑烟,将一个个人呛得拼命的咳嗽。
这哪里是什么战争,马哈木已经不知道怎么形容,从今日开始,战争的形式已经彻底的改变了,随着火药技艺和炼铁技艺的提高,明军对付骑兵的方法将会有一种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在因循守旧的瓦剌和鞑靼人看来,已经再没办法发挥他们的优势。
寻不到也先马哈木心如刀割,他恶狠狠地提着马缰,大喝:“走,走”
走
走去哪里
关于这些,其实马哈木也没有答案,他哪里知道现在的自己还能去哪里,唯一想到的就是逃,逃得远远的,天涯海角也好。
城楼之上,所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
朱高燧显得精神奕奕,那映在他眼眸中的火焰在跳跃,轰隆隆的响动,对他来说就宛如鼓声骤响,让他热血沸腾。
炸药包其实是最简单的工具,只需要放入足量的火药,掺杂一些铁屑和沙石就可以了,倒是这引线,花费的功夫却比炸药包要多,因为引线必须控制好时间,而且不易脱落,当然,这对于谅山一群专门研究火药的匠人来说,其实十分容易,由于采矿的需要,如今开山炸石在交趾已成了家常便饭,而人力金贵,因此这开山,大多采用火药,只不过想要炸出水平来,却需要对火药有极好的掌控能力,至于引线,也是至关重要的事,谅山有一批人,每日琢磨的就是这个,他们不但受雇于交趾的一些军事工坊,同时也会为那些寻常的矿主主力。
至于那些骡马,只需要把它们赶出城去,用刀剑在他们的臀部留个纪念再关上城门,也就是了,这些受惊的骡马自是会像疯了一样,发足乱奔,其实明军根本不需要让他们寻找到瓦剌和鞑靼人,因为以他们对瓦剌和鞑靼人的了解,这些人一旦得知明军袭营,断然会倾巢而出,妄想和明军决战。
而当他们四面包抄,从各处凭着听觉寻觅到明军踪迹的时候,他们的死期也就到了。
呼
这爆炸的威力实在巨大,虽然对于后世之人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在这个时代,却全然不同。
无数人心里倒抽一口冷气。
紧接着,赵王殿下终于反应过来,大喝一声:“诸位,跟本王出城,杀贼”
“杀贼”
无数人都脸红了,瓦剌和鞑靼人已经彻底混乱,眼下,外头简直就是无数个任人宰割的活靶子,建功立业,就在今夜
朝阳门的城门已经洞开。
一个个坐在马上的骑士以朱高燧为首,所有人骑在了马上,乌压压的足有七八千人,既有天津卫,也有紫禁城的禁卫亲军,更有神机卫,此时此刻,这些天南地北的人集结在了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开始拼命。
朱高燧大吼:“那些瓦剌和鞑靼人当咱们大明是什么是窑子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他们要走,把人头留下,本王就在这里,尔等随着本王,给本王狠狠杀,杀光殆尽”
“杀”
这些人或许在此前对鞑靼人和瓦剌人闻之色变,可是现在,心理却发生了逆转,他们也不过如此。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
第五百八十二章:兵败如山倒
兵败如山倒。
这些散兵游勇,现如今真真是一丁点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虽然爆炸已经停止,虽然已经远离了那血肉横飞,可是他们已经胆怯了,一个人的心胆怯,哪里还顾得了有多少明军,只知道没头苍蝇的乱奔。
完全没有了组织,都是三三两两,甚至也有一些鞑靼和瓦剌的,平时本就有仇,此时逃命时不免有几分争先恐后,于是少不了拔刀相向。
而明军的人马虽然许多人并不习惯骑马,可是却以赵王朱高燧为首,瞬时形成了一道洪流,一路砍杀,见人便砍,那些瓦剌和鞑靼人真真是死得冤枉,黑暗中连仇人都见不着,便被刀斩落下马,扑倒在那被乱马踩过的泥泞上。
朱高燧这一路杀得自是痛快无比,几乎无人可挡,也不知手刃了多少人,只知道就好像切瓜一样容易,所到之处,瓦剌和鞑靼人转身便逃,逃不过的宁愿等死也不肯抵抗了。
再到后来,杀得已经不过瘾,大家便各自分兵,以百人为一队,朝四面八方去了。
这一仗即便是再胆小如鼠之辈也是尤为勇悍,谁都知道,那黑暗中攒攒晃动的脑袋就是实打实的功勋,只要今夜多宰几个,这辈子的前途怕是要改变了。一个天津卫的小卒,若是运气好,说不准也能混个世袭百户,这可是子子孙孙都能吃下去的铁饭碗,就凭这个,不需要动员。也不需苦口婆心,大家便肯拼了性命。哪里还顾得了其他
众人一路追杀,不知斩杀了多少敌人。眼看着曙光初露,才发觉已是一夜过去,可是所有人并不觉得疲惫,虽已不知自己杀到了哪里,可是四处总有落单的瓦剌和鞑靼人,此时哪里还肯客气,人活着一遭,实在过于辛苦,这世上还有什么买卖有今夜这般一本万利。自是能杀多少是多少,杀得越多,功勋越大。
至于瓦剌和鞑靼人,真是欲哭无泪,那马哈木带着一队人拼命疾奔,却发现寻错了方向,竟是向南逃了,往南便是通州,前方有运河阻挡了道路。若是折回,背后追兵甚急,数十个亲卫,个个面如土色。当年入关时,那可是拥兵十万,端的是高端大欺上档次。浩浩荡荡,遮云蔽日而来。而如今。却不曾想到如此落魄,很有几分乌江江畔西楚霸王的既视感。
如今是四面汉歌。这运河本是关系重大,时常有水路巡检带着人船来回巡视,近几日北京告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