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9(2 / 2)
昭禄群膺目瞪口呆,将军们立即召集起来,最后大家一讨论,虽然不知那明军到底如何十天功夫,就兵临城下,可是至少,有一点却是可以确认的,对方极善攻城,攻城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小儿科的事,而对于守城的官兵来说,一旦城破,心理防线就极容易崩溃,就是败亡之日,那么这大城所谓高耸的城墙,还有完备的瓮城、城楼,显然在明军眼里,怕也没什么障碍。
这才是最可怕的,这个城不能守。
“大王,理应出城决战,明军的优势,在于火炮和火铳,若是龟缩城中,只会被动挨打,与其如此,不如在城外决战”
“禁卫军中,有战象两百,足以威慑明军。”
“龟缩城中,便是死路一条。”
这些将军,倒也实在,既然城是守不住的,那么就迎战暹罗的将军们,毕竟曾跟随昭禄群膺南征北战,征服过真腊,也都算是战功彪炳,反此时此刻,倒都有几分胆识。
倒是一些文臣,却有他们的担忧:“何不如降了,暹罗毕竟从前就是大明的藩属,若是肯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对方长途跋涉,未必有足够粮秣,踞城而守,只要拖延一些时日,坚壁清野”
“如何坚壁清野,罗素城中有大量军粮,如今尽皆落入明军之手”
一番争论之后,昭禄群膺目中布满了血丝,他有些后悔了,可是后悔有什么用,自己的外甥里泰没了,王太子也不知所踪,对方逼到了这个份上,只有硬着头皮了。
他握着拳头,瞪大眼睛,嘴皮子哆嗦一下,恶狠狠的道:“迎战,本王亲自出城迎战,我们还可以凑齐一万五千精兵,那就让他们见识我们的厉害。”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所有的争议全部停止了。
当然,只是表面上停止。
许多流言蜚语在大城疯狂,许多富户和豪族开始为自己牟取后路。
而军队开始集结,大王亦是先告祭了太庙,等到消息传来,明军出现在十里之外的时候,昭禄群膺亲自骑着战象,带着禁卫,会同各路兵马,出了城。
一场大战,悄然的拉开了帷幕。
双方都在沉默,安静的开始布阵。
昭禄群膺坐在战象上,宛如一尊佛陀,盘膝坐着,纹丝不动,左右两边,分别站着两个金甲战士,他们扶着战象背部的木栏,各自提着长矛,高高举起,无数的暹罗官兵看到了大王的亲卫发来的鼓舞,顿时喧嚣起来。
这是保家卫国,此时昭禄群膺亲自出阵,顿时让所有人气势如虹
第六百六十八章:独当一面
大城之外是一片旷野,不远处是一条河流,河水因为近日雨水较多的缘故,已经暴涨。
这条河,就成了两军的边界。
暹罗人曾想过拆毁河上的石桥,却已是有些来不及了,因为靠近王都,石桥极为坚固,即便是要拆毁,也绝不是一两日能办到。
因而昭禄群膺调派了一营人马在此守候,本想在此堵截明军,可是旋即一想,这一营人马又撤了回来。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位昭禄群膺大王也算是精通兵法之辈,两军沿河对峙,对方火炮犀利,若是在河对岸炮轰,这对暹罗大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他故意命人后撤两里,虎视眈眈,为的,就是等待明军渡河。
若是明军渡河,则立即一拥而上,在他们渡河的半途截击,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将他们一举击溃。
这种战法颇为流行,也确实有效。
因此暹罗万余大军,分布于石桥四周,厉兵秣马,便等待这最后一击。
昭禄群膺已经冷静下来,无论这个冷静是不是给人看的,即便是他心里已是紧张万分,甚至是恐惧万分,终究他还有有几分领袖的气质,他穿着金甲,亲自乘坐战象,率两百象兵在此耐心的等候,这象兵,就是他的必杀武器。
对面的明军,几乎任何一举一动,都在昭禄群膺的眼底,他们的人数其实并不多,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千上下,当然昭禄群膺不敢小觑。其实他到现在都不明白,五千的孤军。到底是凭什么十日之内行军三百余里,这显然有悖他的认知,也有悖大城军民的认知。
明军在罗勇登陆的时候,昭禄群膺已下令封锁了消息,之所以封锁消息,无非是想要安稳人心而已,他本以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将这一支孤军赶下海去。结果这却反而让人心动摇起来,对于寻常的军民来说。稀里糊涂的来了一支明军,一下子就兵临了大城城下,虽然官府已经一再宣传,这是从海上来的孤军。可是相信的人却是不多。大家都不是傻子,海上能有这么多军马海上能一路从罗勇打到大城,据说还是十天时间抵达大城城下,即便是完全不需辎重的寻常人都不可能,何况是一支军队。
而许多人却是确信,这支军马,乃是从真腊来的,若是从真腊来。那儿有暹罗十万精兵,明军怎么来于是乎流言四起。都说在真腊,暹罗十万精兵全军覆没,明军已经势如破竹,兵抵大城。
这等流言是最可怕的,即便是昭禄群膺也是急的怒火攻心,因为无论是城里还是城外的军民对此深信不疑,那么十万暹罗精兵都不是明军的对手,那么,这都城里的万余老弱,难道会是明军的对手么
更可怕的是,那真腊的军马,有不少都是城中的亲属,于是满城都是哀鸿,有不少人已经做好了自己儿子、兄弟战死的心理准备,许多人固然是仇恨明军,可是某种程度来说,对昭禄群膺也是大为不满。
是啊,若不是你一意孤行,非要和大明做对不可,又怎么可能会让明军对暹罗开战,若不是你,他们怎么会死
这等不满的情绪,来自于军民,也有相当多数的贵族。
这些人一方面,是为自己的身家性命打算,大明的强大,他们再一次得到了印证,一旦暹罗战败,就是清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