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2 / 2)
这居然是上官婉儿的书信,虽然没有具名,可是上官婉儿的字,他却是认得的。
上头只有短短一句话:“临淄王请封孟津。”
秦少游禁不住发抖。
卧槽,这是釜底抽薪啊。
李隆基,你这孙子,真不是东西,你封了孟津,老子去哪里
一下子,秦少游坐不住了,这绝对不是小事,只是又有疑问出来了,临淄王不是有封地吗临淄临淄临淄就是他的封地啊,他为什么还要请封
带着这个疑问,秦少游二话不说,道:“备马,去洛阳。”
若是那孙子当真封来了孟津,秦少游只好在这老槐树下上吊了。虽然朝廷会给他其他的封地,甚至为了补偿,还可能给予一些更丰厚的赏赐,可是秦少游在这里经营日久,这孟津好不容易在秦少游手里变了模样,每日大笔地钱财入账,难道跑去别的地方种地去
这是秦少游的底线,绝不能触碰,所以秦少游必须去洛阳,把事情弄清楚,而且绝不能让李隆基那小子得逞。
倒是这时,有熟人来了。
李令月。
李令月气势汹汹,一见到秦少游,便大叫道:“完了。”
秦少游目瞪口呆:“我大孟津,当真要完”
李令月苦笑,道:“谁给你通风报信,你怎会知道”
秦少游比她笑得更苦,将上官婉儿的书信拿出来,李令月看过之后,不忘冷笑:“上官待诏倒是清闲得很哪。”
秦少游要吐血,都到了什么时候,这都要完了啊,你居然还能争风吃醋,你犯得着吗他忙道:“事情可以挽回吗”
李令月的脸又拉了下来,道:“问题就棘手在此,临淄王很快就要迎娶突厥公主了。按照规矩,李隆基那小子一旦娶了公主,就算是成人,他现在是临淄王,乃是郡王,朝廷必定要升格他为亲王的,而他的身份毕竟不一般,乃是本宫胞兄的过继之子,胞兄曾为太子,他要封亲王,本就已经委屈,既要升为亲王,那么就必须重新择选封地,这个时候,他若是提出要孟津,即便母皇犹豫,可是文武百官,乃至于宗室,必定会极力赞成,再者,他新娶了突厥公主,又有了突厥人可以依仗,此事看来是已成定局了。”
秦少游忍不住龇牙咧嘴:“这个小王八蛋,年纪这么小,就要坑我”
李令月楚楚可怜地道:“是啊,这小王八蛋,本宫还是他的亲姑姑呢,说翻脸就翻脸。”
这个时候,秦少游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他忍不住狐疑地道:“陛下为何会同意这门婚娶此事牵涉如此之大,按理来说,是不该如此的啊,难道武家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的”
这几章构思花了不少心思,好了,终于又更了一章,顺便求点票儿,老虎累了,先休息一下了,大家也早些睡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破釜沉舟
秦少游的问题,可谓是切中了要害。
此次婚娶,牵涉到的乃是这朝廷内部的斗争,就算是陛下松了口,武家的人难道都是废柴吗这些人素来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啊,难道就让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李隆基把人娶了真要娶了,他们姓武的脸往哪里搁
面子问题他说不重要,其实当真是一丁点都不重要,脸嘛,要了有什么用,你看这朝野内外有几个要脸的要脸的早就被来俊臣那孙子给煮了。可是有些时候脸面还真的重要得很,至少对武家来说,就是如此。
他们能有今天,何德何能武家可曾名列五姓七家数百年前,家门可曾出过什么公侯他们不是高门。既如此,那么在开国时,他们可曾像凌烟阁的功臣们一样立下过不世之功他们照旧没有。
他们既不尊贵,也未立寸功,可是却封王拜相,贵不可言。
就他们这么一群人,站在高处,换做是秦少游,早就吓尿了,高处不胜寒啊。
所以,对于武家的人来说,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眼下这个很容易尿崩的结局,唯一的办法,就是保住自己的脸面。
为何
因为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是趋炎附势,俗称墙头草,风往哪儿吹就往哪儿倒,武家现在之所以有今日的权势,一方面是武则天给予他们的优渥,而另一方面就来自于一群墙头草们趋炎附势。
可是这种人是最现实的,现如今是武家占上风,他们自然愿意为武家的人效劳,可是一旦他们认为李家在天子百年之后便可坐天下,他们会怎样想
天子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玩完呢,可是大家的命还长。家族还要继续延续,这个时候跟着武家得一点蝇头小利,和自己的性命以及家族荣辱看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所以武家绝不能丢这个面子,也绝不能让李隆基以天子之子的名义迎娶突厥公主。
秦少游正是基于如此,所以起先对此事并不热衷,在他看来,无非大家不过是鸡飞狗跳一阵罢了,你要爬墙,他来抽梯。以姓李和姓武的这些人尿性,过不了多久,事情也就平静了,谁也别想从中得到好处。
而现在婚期居然都已经定了,这他娘的到底唱的是哪出
秦少游就是池中之鱼,城门失了火,想不到躺着都要中枪,也难怪他如此的恼火。
李令月道:“本来此事是没有眉目的,可是那突厥公主阿尼玛抢亲了。”
抢亲
秦少游觉得有点匪夷所思。抢亲的事,他是知道的,不就是抢人做老婆可是抢人做丈夫的,他是第一次听说过。
李令月幽幽叹口气。才继续道:“这抢亲之事,还得从太宗皇帝时说起,太宗皇帝时,威慑草原各部。各部公推太宗皇帝为天可汗,为了结好诸部,太宗皇帝便敕命成国公之子娶乌古斯部汗女。这位乌古斯部地驸马爷出塞之后,却是被靺鞨人抢了去,竟是将自己的汗女嫁给了这位公爵的次子,此事之后,乌古斯部不服,于是便攻打靺鞨人,大败而归,这乌古斯乃是突厥一部,见吃了败仗,便联络了许多部族作乱,靺鞨人抵挡不住,竟与高句丽勾结,更是打得难舍难分,以至于到最后,乌古斯部认为太宗皇帝明明让成国公次子娶其女,如今却是违反了承诺,因而对我大唐生怨。而靺鞨人呢,他们为了抵抗乌古斯部,却又与我大唐的死敌高句丽人勾结,关塞内外,可谓是乱作了一团,为此,太宗皇帝只好亲自下旨,与各部立了盟约,凡有诸如此类之事,皆可抢亲,只是抢亲之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