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分节阅读 186

分节阅读 18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惊讶了一下,我家老头居然没有告诉她什么么。

“这是一个死结啊”

我微微的摇头叹息道

“你觉得我会放过一个对我心中充满仇恨和怨怼,又有有相应次位继承权的人,”

“或者说,那些家臣国人,会放任一个可能导致外人插手,导致罗藩内乱的重要隐患,继续逍遥的在世上活着么”

“这一点,怕是我那位老头子,都想到了,所以才特意把握找回来”

“他若是身体康健的话,万事姑且好说“

“他若是一意孤行话,祖宗传下来的家业,要在兄弟逾墙家臣反目的尸山血海中,重新拿回来了”

“那你想奴怎么做”

她彻底绝望脱力,跪坐在地上的嘶声喊道

“先拿出一点诚意来吧”

“是么”

她闻声脸色变了变,却露出某种强颜欢笑的表情和笑容,开始解开自己的衣裙。

“你满脑子都在想些什么啊”

这下轮到我有些尴尬了,把一卷书贴摔在她的脸上。

“我大老远回来,就是为了在你这么一个老女人身上,找这点成就感么。

“我需要的是家中内外,所有与你勾结或是接触的人等名单,以及外藩远州的人脉关系”

“这也是你最后一个表示诚意的机会”

“也许一无所有,但是或许还有生机,或是立刻失去所有的一切和保障,你二选其一把”

之后在房间里那段时间,究竟说了些什么,又发生了什么,就最好作为永远的秘密把。

第二天离开的时候,

“你儿子我带走了,好好照顾老头子,陪他活得长命百岁,这样你们母子都会熬到一个好结果的”。

对于那位满脸纠结,却欲言又止哀婉无力的小妈,我最后留下这么一句。

“蓝姨娘,多看着点啊”

我又对阿璐的生母交代道。

“现在轮到你当内宅的家了记得定期传信啊”

“有什么不对,就去大胆放手去做”

至于那位不甘不愿的便宜弟弟,对我似乎还有些心理阴影,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一句话,有亲信的仆人陪伴着一头钻进马车里,就在没有出来了,连道别都省了

“走啦念祖,兄长会教你好好做人的哦”

眼见事情圆满解决,阿璐兴高采烈的招呼道。

第二百三十二章 回程、意外

就像是我对那位藩主老爹分析过的,就算我本人不在藩主的位置上,我也可以给那些家臣和国人提供更多的前程和机会,让他们继续追随我的理由和动机。

但是那个女人和他的儿子,能够做的就只有从藩主的库藏和积存里挖墙角,来交接关系和收买人心,或者用未来期许的权益去交换,这种损公肥私的做法,只会让藩家威信和实力,从此走向衰弱和无力。

而随着随着藩主的和好与交权,她已经失去最后一点拿出手的依仗和名义,又被迫交出所有联系的名单和渠道,也等于变相失去了某种信誉和机会,而唯一的寄托和期待,都形同人质的掌握在我手中,已经很难再翻出什么花样来了。

再说我虽然高姿态的放过对方,但是还是通过这些名单和渠道,给那些枉死的人,找回一些公道和报偿来。

一个失去一切走向疯狂的女人下限,固然不可小觑,但是作为一个处处受制于人,又不得不各种投鼠忌器的母亲,却是好对付的多。更何况我还给了她一点点画饼充饥的盼头。

这也是我格外带走这个便宜弟弟的缘故,当然潜意识中,也有不愿脏手或者说让老头子为难的一点情节把。

不过话说回来,真正掌握罗藩的财计大权的时候,才发现实际的家底比我想的更有料的多,相比体现在账面上的钱币和金银数量,藩内藩外大量的物业、田土和庄园、工坊,商社和店铺,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数量庞大的出入,显然是历代藩主苦心经营的成果。

无怪无论内外,都有人处心积虑的想图谋之,光是我那位歌姬小妈的脂粉钱,就是专门由州城指定十几家铺子的营收来支给的。

而治下的家臣和国人们的日子,看起来这些年还过的不错,仓禀里都很有些积余和储蓄,当然了,这些东西不是以钱财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是大量各种土产和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存在形式。

在南朝治下,唐人只是一个广泛的名词,有着国人和归化人的区别,而国人又有岭外当地的土生国人和海藩后代的海生国人上的差别,而土生国人之外又有所谓北人的概念。

再加上数目庞大的藩奴,以及南投的荫包户口,构成了南朝社会主要阶层和成分。罗藩的二十多万口民,那是包括了归化人和驯丨熟的土户,至于各家拥有的藩奴什么的,不算在户口里的,而是和牛马一起编帐。

既然有机会掌握这些资源,自然要想办法让它们流通起来,变成可以运作的金钱循环。

有了名正言顺的藩主资格之后,我只是让管事罗义,出去探访亲戚的时候,在地方上招待的宴席上透露个口风,婆罗洲会馆就马上多了一大批新进会员

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虽然表面上作为新入会的基本资格和条件,他们都是以捐纳和入伙的份子,以及定息投资的形势,交给婆罗洲会馆这个集体,但是这些资源经过若于个渠道过滤之后,还是会变成我家掌握的东西。

因此,

需要回程的时候,我不再直接走海路,而是以某种宣示性的巡游,从陆路上慢慢穿过东西婆罗洲的十几个州县和若于家藩领,一一拜访和接待过去。

海藩之间也有传统利益上的竞争和矛盾,同样也有上代遗留的恩怨情仇什么的是非纠结,或于脆是因为水源,地界、宗族、户口之类的鸡毛蒜皮的琐事,积累而成的所谓仇隙因此,这些所谓“远亲近邻”们,也并不总是关系和睦,或是一团和气的存在,历史上也不乏各种连横合纵,相互勾心斗角的例子

西婆罗洲曾经有四个直辖州又九个羁縻州,管领着十九家分藩和数十个大小土人部落,但是能够沿袭到现今只剩下十一家,而且其中有七八家,出现了中途改易和减封,或是因为出现断代的危机,而造成的家名更换。

而国朝的直辖州县,因此则变成了七个州又二十三县。其中很多是因为分藩旧领的家系,实在无法维持,或是纷争过于惨重,而将领有献诸朝廷,转诸侯世爵为国爵,广府做一个吃世禄的富家翁。

相比之下靠近海边的罗藩,因为先人在选择封地的时候,避开了那些相对富庶开化,也是纷争不断暗藏隐患的地区,而选择在靠近莽荒的边角之地,因此世代经营开拓下来,天然的地理环境要好一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