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0(1 / 2)
样,身为知识分子的马明远如果上了这份奏折会被骂成什么样还真不好说。
陈子龙看完后赶紧站起身来到火烛边上,把那份奏折一把火点了。马明远也没阻止,只是看着那份奏折变成一缕青烟。
陈子龙烧光奏折,低声说道:“仲明,这种危险想法是谁和你说的,这完全是把你往火坑里推,还有现在天下大乱,正是需要全天下士绅团结奋进的时候,这份奏折一出不都把他们推到满清那边去了”
“人中,你知道这是谁给我的吗正是咱们那个神武皇帝”
陈子龙听马明远这么说大吃一惊,没想到这是神武皇帝的主意。陈子龙真不知道这位皇帝是精明还是傻帽,这种激进的政策放到天下太平的时候都不一定能成功,现在天下大乱,他还想搞改革
“仲明,皇帝怎么能如此不懂事,现在天下大乱还要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不是把全天下的士绅往满清那边推吗”
马明远木然的摇摇头,说道:“人中不要着急,先听我说,这个想法不是这几天才有的,是我和皇帝在武昌时闲谈,谈到天下大势如何解决,皇帝才把这个想法说给我听”
陈子龙听到那个混蛋皇帝不准备推行这个政策,不禁松了口气,坐下来喝了口水,说道:“仲明,还有这种事情绝对不要说出来,你知道这件事泄露半分咱们都死无葬身之地啊”
马明远那能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当年他年轻气盛,被朱宏三忽悠的以天下为己任,答应有机会一定推行这种变法,可是随着阅历和官位的增长,才知道那这么容易推行,当年完全是被朱宏三那个混蛋利用了。
马明远虽然在心中暗骂朱宏三,但是表面上还要维持自己为国为民的形象,对着陈子龙说道:“这份奏折的本意是好的,如果陛下能北伐成功,光复大明,我想请人中贤弟和我一起来推行这个新法,人中贤弟以为如何”
陈子龙如何不知道马明远是要拉着自己分担罪名,但是变法如果成功那立刻成为名留青史的大人物,身为文人那个不想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就是臭名也好啊。
陈子龙咬咬牙,说道:“好,仲明兄,我答应你,但是一定要等到全国太平后,知道吗”
马明远听陈子龙这么说也点点头,毕竟拉一个是一个,两个人一起挨骂好过自己一个人苦扛。
今天晚上必定会是个不眠夜,就在马陈二人在这秉烛夜谈的时候,隔着马府十几条街的冯府,王云昌和冯自用二人也在密谋。
王云昌将马明远的消息传递给冯自用,然后问道:“冯阁老,明天你看这件事能怎么发展”
冯自用叹了口气,他是朱宏三集团稳健派的代表。冯自用上次反对马明远的银行新政,其实是不想在根基不稳的时候实行新法,虽然现在江西、福建已经落入神武皇帝之手,但是广东的整体实力还是最弱小的。新法是好的,冯自用也知道现在财政什么情况,但是如果新法实行中出现什么问题,影响到兴复大明这个总体目标,那新法还不如不实行的为好。
冯自用为了新法问题也和朱宏三谈过,认为现在不是推出新法的最好时机,但是皇帝朱宏三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现在携北方大胜的时机正是推出新法的好时机。而冯自用深受冯若舒的教育,要做一个皇帝派,看到皇帝如此坚持也就不说其他反对意见了。
虽然冯自用不提反对意见,但是在他心中还是比较抵触这个银行新法。今天听王云昌带来马明远的口信,心中一叹说道:“师弟,这件事你怎么看”
王云昌虽然是冯自用师弟,年纪比他还大上几岁,但是没办法,仕途上达者为先,只有恭恭敬敬的回答道:“阁老,如果单纯从财政部尚书这一职位上来说,卑职完全同意这个新法,银行的建立将极大增加财政部的权力,卑职当然高兴。可是从国家大势上来看,新法的推行确实有些不合时机”
冯自用听王云昌这么说,问道:“这么说你也反对了”
王云昌那敢给冯自用准确的回答,自己还是不牵连到高层斗争为好。
王云昌听冯自用这么问赶紧说道:“阁老,卑职只是一部尚书,这些国家大事还是请内阁的几位大人来定,卑职照章执行就是了”
冯自用看了看这个滑头,站起来说道:“本阁深受君恩,绝不能看到国家发生危难,所以本阁决定明天朝会还是反对新法的推行”
第四百一十五章 朝会
王云昌没想到冯自用这么执拗,皇帝的话也敢不听,小心的问道:“阁老,那马阁老那边不通知一下”
冯自用摇了摇头说道:“不用,新法绝对不可实行,和马明远说了到让他们有了防备。王大人这没你的事了,可以回家了”
王云昌巴不得离这件事远远的,听冯自用这么说赶紧起身告退。
看着王云昌离开,冯自用叫来一个家人,让他拿着自己写的一封书信出门,去往陈子壮府上。冯自用心中默念,二弟,哥哥对不起你了,但是这种时候实行新法实在不是时机,为了国家只能这样了。
朱宏三大概是所有开国皇帝中最懒的一个,和李世民、朱元璋根本没法比,就是后世雍正、乾隆这样的守成之君也没法比。朱元璋定的早朝是三日一朝,当然这种制度被后任的几个懒鬼皇帝破坏殆尽,万历更是几十年不上朝。
换朱宏三当皇帝后,作为一个现代人实在不想天没亮就要起来上班,所以来到广州之后朱宏三就改动了朝会制度。将三日一朝改为五日一朝,这还是内阁成员和皇帝几人的小朝会。全体三品官员参加的大朝会改为十日一朝,也就是每月能见到三次皇帝。当然这只是商讨国家大事,平常内阁几个总理大臣有什么事可以直接面见皇帝。
今天正是十日一朝的大朝会,朱宏三定的是早上九点开始,所以有资格参加的大臣们早早的就等在承运门这里。现在朱宏三集团只是偏安与广东一省,除了内阁成员、各部尚书配齐外,其他的什么左右都御史、通政司、大理寺等九卿一个没有,所以等着上朝的官员也就二十多人。
时辰一到,承运门开启,所有大臣鱼贯而入,进入承运殿。其实朱宏三称帝后应该改成奉天殿的,但是朱宏三懒得改,就沿用原来的名称承运殿了事。
大臣们进入承运殿,大殿当中高台上摆放有朱宏三的明黄龙椅,下面放着一把椅子和六个明黄绣墩,这是七位内阁总理大臣的座位。朱宏三上台以后,要做出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样子,恢复了汉唐时期丞相在君前有座位的习惯,这一举动让朱宏三在士林中大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