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7(1 / 2)
基本的框架搭建起来,大量的人员需要补充。
目前的这一千多人,除了少部分是招聘的之外,大部分是从九洲电机公司,或是从九洲地铁公司抽调过来的,也有一部分是从红星厂过来的。
区区一千多人,相对于满员一万余,只有大约十分之一,九方动车公司对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前期阶段,应该也要至少达到两、三千人的规模,然后再慢慢的扩大补充,计划用两、三年左右的时间,最终达到一万余人的规模。
达到一万余人的规模,除了起码七、八千的生产工人之外,应该还要有上千人的技术人才队伍,也就是说,动车组的技术团队起码将达到一千数百人的规模。
此外,还将有近千人的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上千人的辅助人员,最终的员工规模将超过一万人。
九方动车公司开工在即,将开始全面生产制造动车组的各种零部件,以及将开始第二列动车组的整车组装,需要大量的人员,目前的缺口还比较大。
今天,在清江市人才市场举行专场人才招聘会,将招收上千的一线生产工人,以及两、三百管理人员,辅助人员。
至于技术人员,只要你有过硬的学历,有扎实的技术基础,满足招聘条件,暂时没有人数上限,能招三、五百人更好。
偌大的清江市人才市场,只有九方动车公司这么一家公司在进行招聘,但前来应聘的人足足达到了好几千人,很多人是莫名而来,摩拳擦掌。
招聘会的消息,早在半个月之前就放出去了,不仅仅只是清江市,附近好几个地级市,包括省城,甚至附近省市的人都蜂拥而来。
九方动车公司的福利待遇好啊
招聘公告之中明确说了,九方动车公司作为九洲工业集团控股的公司,员工的福利待遇完全参照九洲工业集团的福利待遇标准。
九洲工业集团的福利待遇有多好呢
现在是2003年,在江南省,很多企业单位的员工工资待遇普遍一千多,能达到两千的则基本凤毛麟角。
而在九洲工业集团呢,员工们的工作待遇普遍是两千往上走,三千多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另外还有养老,住房公积金,医疗等等各种福利,这些七七八八的算下来,待遇就非常可观了。
另外还有一点,九洲工业集团发展很快,前景一片光明,只要你有文化,有本事,肯付出,晋升起来是非常快的,很多基层,或中层管理者,都是从下面提拔上来的。
福利待遇和前景这么好,这次招聘会不火爆才怪
除了从人才市场招聘一、两千名员工之外,这次也将从红星厂抽调三、五百人补充到九方动车公司。
红星厂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主机厂,不管是工人们,还是一般管理者们,都具有电力机车行业丰富的经验,对九方动车这样一家新兴的公司来说,十分需要这样的人。
将从红星厂抽调三、五百名经验丰富的员工到九方动车公司工作,这个消息在红星厂一下子传开了,很多人削尖脑袋,想尽办法都想去九方动车公司工作。
没办法,九方动车公司的福利待遇比红星厂要高一截,看样子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比红星厂要大得多。
于是,抽调工作还没有开始,那些有关系的人就开始各显神通,通过各种关系极力想调往九方动车公司上班,作为红星厂在九方动车公司的高层之一,黎辉最近几天感觉头都大了一圈。
手中的批条厚厚的一叠,都是通过各种关系,想开后门,调往九方动车公司进行工作的人。
而在红星厂内部,最近几天,员工们都在热议一件事情,那就是调往九方动车公司工作的事情。
整个红星厂热闹而火爆
大家的话题基本只有一个,那就是工作调动的事情。
第570章 都挤破了脑袋
没办法,九方动车公司的福利待遇完全参照九洲工业集团,比红星厂要高出一大截,谁不想待遇好,谁不想赚钱呀,只要有一点关系,觉得自己有一点希望的人都在想尽办法,争取调入九方动车公司上班。
各路神仙各显神通,黎辉觉得自己简直就是焦头烂额。
黎辉手上的条子厚厚的一大叠,都是通过各种关系打招呼要求调动的,而红星厂的员工们都在热议一个话题,那就是这次工作的调动。
这不,茶水间内正有几个人在倒水泡茶,趁着这功夫就在聊着调入九方动车公司工作的事情。
有人羡慕的道:“老周,还是你比较好,有这么一个亲戚帮着打了招呼,我想你调入九方动车公司,应该问题不大。”
老周得意得哈哈一笑:“别这么说,你也差不多。”
“哎,我就没有这么大的希望了,听说这次只有三、五百个名额,但我们厂起码有一半的人都想调入九方动车公司工作。”
“这倒也是,谁让九方动车公司的待遇这么好呢,很多人眼红得很,想尽办法都想去九方动车。”
“”
像这样的聊天,整个红星厂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整个红星厂仿佛也热闹而火爆,大家都在围绕这一个话题。
身为九方动车公司的副总经理,又是红星厂驻九方动车公司的高层代表之一,面对这样的情况,黎辉觉得自己压力很大,无奈之下手中拿着厚厚的一叠条子走进了谢振华的办公室。
他一进来就抱怨道:“谢总,这工作简直没办法干下去了。”
正在批阅文件的谢振华放下笔,抬起头看着黎辉:“黎副总,到底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了呢,和我说一说,难道是挑选人员进入九方动车公司工作的事情”
黎辉将条子全部给了谢振华,然后道:“您看一看,这么多人,我也是第一次发现,原来我们厂简直就是藏龙卧虎,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人,居然有你完全就不知道的关系。”
谢振华接过这些条子,大致翻看了一下,然后将它们用力的丢在办公桌上。气愤的道:“这些人怎么能这样呢黎副总,你给我记住,凡是走关系开后门的人一律不行,这次进入九方动车公司,必须凭真本事。”
谢振华准备在红星厂挑选三、五百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员工进入九方动车公司工作。这是在办公会上已经通过的,也取得了大部分高层们的同意。
这么做倒不是要抽空红星厂,谢振华也一点不担心红星厂的人才流失。他对九方动车公司寄予了很大希望,决心要将九方动车公司快速的发展起来,形成规模,这三、五百名成熟人才就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