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4(2 / 2)
一下子出现了比他们认知当中的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这些藩王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叔王,侄儿愿闻其详。”襄阳王司马范直接躬身见礼,等着司马季出口解惑。
“扶南王国的事情就不说了,女王柳叶是本王所立,当初见她年幼可以掌控,而且藩王出征在外不轨,时间紧迫之下的权宜之计。”司马季一只手拖着自己的下巴,懒洋洋的嘎巴嘴道,“今时今日,本王已经想明白了,吞并扶南。”
“叔王英明果决,明鉴万里本来就是叔王打下来的地方,天命归我大晋,毫无问题。”
“叔王此举,不亚于汉武攻伐百越,虎吞万里”
司马范和司马超,一个楚王之子,一个齐王之子几乎同时开口称赞,司马季摆摆手一副你们不要停请继续的样子自谦道,“本王不能和汉武相提并论。不过你们想知道本王为何能以一州之地支撑大军作战,原因就在这里,都是柳叶女王提供的粮草,走海路直达幽州,在进入运河补充大军给养。整个扶南王国没有冬日,和交州一样四季如夏,一年都可以耕种。所产粮食源源不断,不然幽州一个穷乡僻壤,如何能够供应大军长期作战呢”
对啊,幽州一个苦寒之地,挨着胡人哪有这么多粮食供应在场诸王四目相对,要知道司马颙掌控的冀、兖、青都是中原大州、富庶之地。幽州何德何能可以和这些大州相提并论,燕王大军的军粮竟然是从扶南万里海运过来,这么一想简直令人瞠目结舌,甚至瞠目结舌都不足以形容,简直是细思极恐。
万里之外供应燕王的大军作战扶南的粮食竟然如此的多
“至于本王供应的军饷么,当初本王南征你们不都见到了林邑、扶南国库的宝贝了么本王还留了一部分。”司马季对着一众已经起了贪心的藩王阴沉的笑着,不慌不忙又加了一把火,“什么大珊瑚树,珍珠、宝石、金器、银器、你们都亲眼所见。朝贡这个东西,人家蛮夷小邦也不会把真正的好东西拿出来,哪有直接动手抢来的实在”
“燕王说的是”这一次的回应,简直就如同被传销洗脑了的效果一般整齐。
这有什么好怀疑的,幽州就是一个苦寒之地,司马季的大军却一直粮草不断,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粮草不济的消息,这还不能证明你问题么再说很多藩王都是十年前,见过司马季班师回朝拿出来的财宝,不光是他们见过,整个洛阳的百姓都见过。
燕王说的多好啊,这帮蛮夷小邦从来不把好东西上供给上国,就应该直接派兵灭了他们。
关于燕王抢劫发家致富的故事,已经被今天所有来到燕王府的藩王们所接受,怪不得有传言说燕王生活奢侈,频频在幽州大兴土木,却从来没有爆发过民变,原来是南征时候获得了如此众多的财富。
转念一想,他们又暗骂燕王的无耻,明明当初抢了这么多的财宝,竟然一声不吭截留了这么多,直到今天才把事情和盘托出。不过这也不奇怪,现在他已经掌控这个天下,不需要在在乎这些蝇头小利,不过他们这些没有的藩王需要。
“既然如此”司马季悠然的指着中南半岛的位置,哗啦一下一众藩王全部围上来,静等着司马季继续说下去。
被一众宗室藩王围在其中的司马季,有种后世柏林会议当中,帝国主义列强瓜分非洲的既视感,只不过他这个地图上的中南半岛面积有点小了。但没关系,这张地图上只有中南半岛,东南亚的另外一半,印尼、马来菲律宾不在其中,绝对够分。
至于东南亚气候,去了还想回来这是想多了。司马季一巴掌拍在中南半岛的位置上道,“扶南王国的事情好办,本王在平定乱贼之后,就会宣柳叶女王入京朝贡。达成目的之后么便是筹备南征之时,张昌之乱必须马上解决。”
“齐王、襄阳王,如若让你们统领五万禁军平定张昌之乱,可有信心,扬州还有东安王,豫州有本王部将石超,荆襄还有孟观各路兵马,你们可敢统领兵马,张昌之乱平息,南征就提上日程。”司马季看着司马范和司马超,郑重的询问道。
“叔王、范、超愿意领兵平定张昌之乱”司马范和司马超同时领命道。
“好,有你们父王的风范,让江南乱贼知道,这个天下到底是谁的。”司马季豁然站起来道,“幽州粮草马上就到,你们现在就可以准备了。”
“领叔王令”两人干脆的答应道,至于其他藩王也是齐声拥戴,今天之后,他们已经把司马季看成了宗室领袖。
第六百零五章 封建帝国主义
“本王再问一遍,各位宗亲还有疑虑之处,都可以开口相问,本王会详细的做出解答,南征乃是大事,一旦启动就断不会回头。这次藩王混战打的如此激烈,如果对外作战却以失败告终,天下百姓如何看我司马氏启动南征的目的,对我们宗室而言,是为了后代子嗣出生还有一块地方做封国,对百姓而言则是提高百姓的信任,如何取得信任自然是开疆辟土最为优先。”
司马季侃侃而谈,有事情他准备一次说完,现在诸王只是被激发出来了贪心。一旦离开燕王府冷静下来,贪心冷却就会考虑路途遥远,海路可能会出事等等的原因,到时候打了退堂鼓也不是不可能。
丑话说前面比一味地打鸡血要好,司马季一番话也让在场的诸王冷静下来,开始认真的考虑南征的意义,而不是抱着抢一把的思维。
“若走海路的话,就怕沿途碰到风暴。”襄阳王司马范沉吟了一下请教道,“叔王何解”
“进攻方向可以有两个,一个是顺着宁州大江南下,一泻千里占领当地,就如同荆襄的安危对建康激起重要一样,两者的效果差不多。另外一条道路就是从建康入海,沿着海岸一路摸到地方,两相结合此事必成。”司马季对着地图比划着道,“海路上面其实不用太过于担心,见机不对直接上岸就是了,沿途都是我大晋的州郡,怕什么”
说实话司马季规划的征服中南半岛,或者说直接不断南进的政策,是无法和后世的大航海相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