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9(2 / 2)
“燕王料事如神正事。”张宾呵呵一笑,捧着一摞上疏过来,还不忘记恭维司马季。
“这也叫料事如神啊不过是带入别人的立场,想出应对之策罢了。本王可一直都是找出来敌人的弱点来痛击的,可从来不是靠什么恩德四海,泽被苍生。可本王能赢,他们眼中能匡扶江山社稷的都输了。”司马季摇头苦笑,不慌不忙的打开一本上疏,边看边道,“好文采,可有什么用呢,本王勉强能看懂,百姓根本看不懂,他们道德层面这么高,为何不去开启民智,民智开启不是会更加道德,成为道德楷模多好”
“看看,仁义公道,说的真是漂亮有点当年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的意思,有点意思。”司马季连续看了几本上疏,一看都是大同小异,儒家强调以仁义公道为核心的普遍道德权利限制天子的权利。
“这本上疏还不错,以庄子为开始,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这肯定是师承玄学的手笔。”司马季滋滋称奇的自言自语,罗永和张宾都在一边等候,对这一幕视而不见。
他们两人都知道,一旦司马季都把这些上疏看完了,就是做决断的时候。果然,时间不长司马季就一目十行都看完了,老神在在道,“要是只有这种水平,倒也不难对付。”
“放出消息,就是法家要成立学府,也是一些本王身边心腹的建言,本王也是在犹豫当中,本人身边出现了小人。”司马季对着张宾笑呵呵的吩咐道,“先烘托两天气氛,这段时间本王不便表态,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就是发难的时候了。”
散步谣言这种事,他早就不是第一次干了,就等着国子学和太学的学子接招。
第六百一十四章 发难
事情最好是闹得越大越好,正好各地文士都在赶往京师的途中,就算不能吸收到朝廷当中,也可以起到见识见识世面的效果。法家和儒家早就不是第一次开战了,不过比起七八百年前的战国时代,这一次的影响力肯定会更大。
战国诸侯并起,输了还有翻盘的机会,儒家不就是在我大汉翻盘成功了么。而现在要是法家再一次安排,儒家要是还能反扑可不容易了。
燕王别的本事是没有的,但一顿组合拳下来,几乎没有人能扛得住,更不要提儒家这种一般的学说,作为一个现代人,可是见到儒家是怎么式微的。
流言蜚语是不是真实的,其实并不重要,第三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就说过,我们的宣传对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传的论点须粗犷、清晰和有力;真理是无关紧要的,完全服从于策略的心理。
所以司马季散播出去,燕王身边有奸佞进谗言,要建立法家学府的言论。是不是真的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子学和太学的学子,他们心里非常希望这是真的。
这种心理弱点被司马季掌控无疑,非常符合另外一种客观现实,混杂部分真相的说谎比直接说谎更有效。
这种奸佞论刚刚出现在京师,迅速就引起了最高学府的群情激奋,很有种国家养士多年,仗节死义就在今日的慷慨激昂。
“这帮蠢货,以为国子学和太学就没有晋卫么,本王堂堂一个藩王,推荐一两个学子进入国子学和太学不是轻而易举”司马季对此不屑一顾,他是什么人准备八王之乱都多少年了不多散布眼线能做到情报比人快一步么一般人只会关注几个重点人物,燕王不是一般人,他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
最为群情激奋,认为燕王身边有奸佞的学子,其实就是晋卫。他们在推着这些天之骄子往鬼门关里面冲。
罗永默不作声静看司马季装逼,同时也是在就近学习,“这些学子全部加在一起,足有数千人,云集了大晋的俊才,其实罗永也有些不安。”
“这一点你放心,人民大多数比我们想象的要蒙昧得多,所以对付大多数百姓的本质就是坚持简单和重复。就算是在这些学子当中,聪明人也是极少数,人数并不能说明问题。”司马季不以为意的开口道,“现在还不够,只是暗地里面有所不满,没有上达天听的效果,现在还是要等待,最好在皇宫之外来个跪地请愿,这样才顺理成章。”
“罗永马上就去办”罗永一听就知道这是来活了,沉吟了一下道,“效仿党锢”
党锢么,就是东汉那次也算是历史知名的事件,当时有一批士族地主出身的官员,不满宦官掌权,主张改革朝政,罢斥宦官;还有一批中小地主出身的太学生,因为社会腐败,找不到出路,也要求改革。他们批评朝政,对掌权的宦官和附和宦官的人,深恶痛绝。
其结果就是,这批人被宦官收拾掉,最后虽然释放,但是宦官不许他们留在京城,打发他们一律回老家,并且把他们的名字通报各地,罚他们一辈子不得做官。
“本王是不会搞什么党锢之祸的,就算是一张厕纸,一条骑马布都有自己的价值。”司马季否决了罗永的猜测,面带慈悲之色的道,“一旦国子学和太学的学子输了,本王就流放他们去沈州,沈州境内的部族需要教化。给他们一个改邪归正的机会。”
这帮天之骄子可真应该谢谢燕王你了,罗永一双眼睛睁得很大,沈州那是什么地方,天寒地冻的日子接近半年,他一点都不怀疑,这些学子去了沈州,会是什么下场燕王确实是没有重复党锢之祸的意思,这流放比党锢还狠。
心腹爱将都被燕王此番操作弄的无语,司马季便出口提点一二道,“一旦胜利,本王并不是胜利者,幽州兵马出身的法家俊才,才是胜利者。”
“燕王放心,绝对不用燕王开口,一旦辩胜,我们自然会上疏流放他们。”罗永躬身作揖,司马季的意思多明显,他一个藩王需要脸面,你们这些刀笔吏要什么脸,自然是你们主动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