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3章 夜召(2 / 2)
“把手头其他的事都暂时搁一搁,要将人力,物力,精力都紧着关外,不要求一天三报,至少要做到一天一报,那边当天发生的事情,最晚第二天要送过来……”
“春公公,皇爷召您入宫……”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在外喊了一句,屋内人皆讶异,这么晚了入宫……春祥嘀咕着匆忙起身往外走,完全不见身后蒋全那羡慕的要滴血的眼神。
春祥一边套着衣服一边匆匆往外走,心里嘀咕皇帝深夜召他入宫所为何事,他知道皇帝近日特别关注关外战事,所以每当有相关的消息他都第一时间送进宫里的。
白天亲自入宫面圣,夜里来的情报城外从城门塞进来,他再塞进宫门,因为他没有随时进入皇宫的权限
这个权限整个大明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东厂督主常宇
不论任何时候随时进入,不仅仅是进皇城皇宫而且是乾清宫
看来皇帝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找自己,因为这个点无论是出皇城还是进皇城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太监拿着皇帝的手谕先出乾清宫在出宫城再出皇城,这三道门都有太监和禁军把守盘查。
进去也同样如此,且要多加一道手续,搜身!
哪怕是个权监!
所以会是什么事呢,春祥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关外战事事事上报,那不成是其他地方出了紧要的事。
出了衙门便见宫里太监在候着,春祥和他随意打了招呼便上了马车,宫里太监则在车外随行。
“皇爷深夜召唤可知所为何事?”
“回春公公,小的也不知何事,皇爷辗转难眠在哪儿喝茶沉思就突然问起了关外战事,然后就发了怒……”
车里春祥皱了眉头,而后又舒展开了,他猜到了崇祯帝大概的心思了
心忧战事,焦躁不安无人能语,就找个出气筒或者说找个能唠嗑的!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找个能提供情绪价值的
若常宇在京城这活绝对落在他头上
而他不在的日子里,这事就落在吴孟明和春祥头上了,崇祯帝需要的情绪价值只能在心腹身上体现,但吴孟明晚上不能进宫,理由也很简单,皇宫是皇帝的家,夜间不接客,但春祥不一样,他本就属于皇家人
马车到了东安门外立刻就被巡视的亲卫军围了上来,不过有很快施礼离去,太监叩门递了手谕城门开了一条缝,两人匆匆挤进去,又匆匆直奔东华门
东华门是皇宫的四个城门之一,在明朝主要是东宫太子从这进出,宫里的太监宫女们也大多从这进入,毕竟内廷衙门以及监舍多在宫城的东部区域。
又是同样的手续进入东安门后,便掉头往北前往乾清门
乾清门是就皇帝家的大门,外边有亲卫值守,里边有太监把门。
而且在门外值守的亲卫是亲卫中的亲卫,锦衣卫里的大汉将军,初设一千五百后增至数千,分班轮值宫廷宿卫
而这些宿卫的值班将领也不是一般人能充任的,必须是勋贵!
比如前文经常在乾清门外值守的李国桢就是襄城伯,同时还是京营总督。
今儿值守的勋贵是怀宁侯孙维藩,在太监出门的时候就打听到时去外东厂衙门召春祥,所以早早的就在班房外候着见礼了。
没说错,是见礼。
一个侯爵勋贵给一个权监客客气气的打招呼。
听上去匪夷所思
仔细想来又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这就是现实
乱世一个仅有爵位无权无势的勋贵罢了
真瞧不上眼
要知道现在多少王公大臣想破脑袋要巴结大太监常宇而苦于没有门路,所以很多人就退而求其次巴结春祥了。
毕竟春祥现在也是皇帝跟前的当红炸子鸡。
其实春祥心里也明清的很,他们巴结的不是自己,是东厂
现在东厂势大,大太监功高,没人敢得罪东厂,害怕东厂都想结交些关系。
面对孙维藩的热乎劲,要是常宇可能拱拱手就走了,但春祥还是客客气气的同他聊了几句,这才进了乾清门。
待乾清门关上,孙维藩脸上的笑意就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副鄙夷之色,随口啐了一口:“呸,没卵子的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