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超维术士 > 第4266节 枯朽者

第4266节 枯朽者(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诺美芬斯继续讲述考官的情报。

这位考官从未向外人透露过自己的名字,只是自称“枯朽者”。

书妖精说是“认识”它,其实并不准确,只是她单方面知道枯朽者。

主要是枯朽者在心之章关卡中很出名。

它的通关率在所有心之章考官中,算是数一数二的高。

“根据那位的讲述,枯朽者似乎并不在意你回答了什么,它甚至都不太聆听别人的讲述,一般只要你站对了立场,它最后都会恍惚着让你通过。”

也因此,很多来到心之章的人,其实都在祈祷着能遇到枯朽者。

一般遇到它,只要不是太愚笨的人,都有很大概率过关。

这也是为何诺美芬斯开口便对安格尔说“你运气不错”的原因。

安格尔倒是很清楚,这不是他的运气不错,而是小恶魔主持的暗箱操作……

“枯朽者其实很早就在深渊中活动……”

甚至书妖精诞生时,枯朽者就已经在深渊出现很久,并一直坐镇于残酷学者的信徒学城。

也因为活得很久,且常年接触学城的学子,它的身份来历,只要有心者都能从平时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来。

它来自一个智慧文明。

但这个文明具体是什么、在哪里,暂时无人知晓。

唯一可以知道的是,枯朽者来到深渊时,这个文明还处于鼎盛时期,蓬勃的发展着。

而枯朽者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求道者,想要追寻真理与学识,但又觉得自身文明无法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于是就离开了故土,踏上了虚空旅途。

最终,它来到了深渊,并成为了残酷学者的信徒,抵达了信徒学城。

信徒学城,是残酷学者的信徒自发组织的聚集地。

以掠夺知识、构建无限真理为主旨。

也可以理解为,残酷版的“综合学院”。

枯朽者在信徒学城中,靠着自身的底蕴,还有对知识的无度需索,一步步的成为了掌权者之一。

“那时的它不叫枯朽者,而是求道者,它总是意气风发地行走在学城中,连脚步间生出的风,都仿佛流转着公式与数字。”

“但后来,一夕之间,求道者成为了枯朽者。”

一开始,学城的信徒还不明所以,不知道它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风华绝代的天才,变为了枯朽丑陋的呆子。

后来,众人才从它的一些亲近者口中得知——

它的故土文明毁灭了。

“怎么毁灭的,谁也不知道。只是可以确认的是,枯朽者是这个文明的最后遗孤……”

“从那之后,枯朽者彻底变了,天天都是这种陷入自我的状态,迷茫、虚无、像是一粒沙,好像随时都会被风吹走。”

“之后,它离开了学城,去了哪里也没人知道。”

“等它回来的时候,它的头颅变得巨大无比,像是一个熟透的苹果。而这个大头仿佛还在疯狂吸吮着它身体营养,导致它越来越瘦,最后瘦到枯槁、不成人形。”

“再之后,它就来到了学者九章,成为了心之章的一名考官……”

诺美芬斯的讲述,到此为止。

虽然很多信息依旧成迷,不过,安格尔大概已经拼凑出了枯朽者的情报。

这是一个因为文明突然毁灭,受到巨大打击而陷入存在性绝望的悲剧灵魂。

它目前呈现出的所有外在表现:无论是心不在焉的恍惚、对万事无所谓的态度、以及那仿佛随时会随风飘散的虚无感……

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内核。

——它存在的根基没有了。

就像一个有圆满家庭、有爱人有孩子,双亲健在的人,突然间失去了这所有一切,然后他就疯魔了,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了。

而枯朽者甚至比起这个情况更加的严重。

它连自己的文明都逝去了。

它是整个文明最后的遗孤,它所有的知识、荣耀、记忆,都因失去了归属与传承,变成了无根的浮萍,甚至它连对自我存在性的认知,都出现了否定。

否则它不可能会问出“一个消亡的文明对宇宙是否还有意义”这样的学术诘问。

它正是陷入到了存在性否定的困境中,才会有此一问。

不过,也正因为它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安格尔倒是觉得它还没有彻底进入存在性绝望的状态,还没有完全的自我否定。

从只要立场对,就能“通关”的宽容;到向外求问“我的文明还有没有意义”……这些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呼救。

它虽然被困在了存在性否定的“无形监狱”中,但它还没有彻底的陷入无尽的绝望泥淖,它还在向外发出卑微的、无声的求助。

就像是一个沙漠中的渴水者,已经无力分辨绿洲中的“水”,是真实解渴的水,还是一场海市蜃楼的虚幻。

只要能带来一丝慰藉,哪怕是虚幻的假水,也能带来心理上的一丝安慰。

从这也可以看到它内心的矛盾:理性上,它已滑向虚无的深渊;但本能中,它对“意义”的渴望从未熄灭。

它提问的行为本身,就是它在黑暗中向外伸出的那只颤抖的手。

不过。

仅靠着这虚假的立场支持,肯定是不会长久的。

因为这种支持,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

它依旧在滑向虚无的深渊,速度也没有因为这些“口头立场”的支持,有任何的减缓。

终有一日。

它会彻底的成为虚无者。

到了那时,它要么彻底的自我毁灭;要么就会成为完全冷漠的无情者,而届时考验者面对它,所谓的“高通关率”大概就会成为一场旧梦。

不过,这些暂时与安格尔无关。

起码就目前来看,能问出当前问题的枯朽者,还没有彻底的滑向虚无深渊。

……

对枯朽者进行了内在性侧写后,安格尔开始考虑着对话的策略。

因为他最本真的立场,就是“消亡文明的一切也有意义”。

这个立场和枯朽者的立场应该是一致的,至少目前是一致的。

所以,安格尔想要在这次的回答里,选择走真诚之路。但他总感觉,这种太过空乏、形而上问题的立场表达,想要做到极致,以致能吸引残酷学者的瞥视,有点困难。

不是说做不到,而是作为旁观者,虽然拥有和枯朽者一样的立场,但终究没有感同身受过。

仅仅依靠自我价值观做出的浅薄立场判断,很难在这种题目上,真正触碰到问题的核心。

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去观察火焰,能看见光与热,也能激情描述它可能的感受,却无法真实体验那种灼烧的切肤之痛。

没有感同身受,就很难做到极致。

不过,就算如此,安格尔还是打算试一试。

不管最后能不能吸引残酷学者投来目光,他都会尽全力去表达自己内心本真的立场。

实在不行,就联系拉普拉斯,让她帮忙找一个嘴炮实力强的人,继续来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