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分节阅读 507

分节阅读 5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年为雍正元年。

也就是说,现在还是康熙年间。

明年初一开始,便是雍正元年了。

这一日,伴随着紫禁城那道洪亮的钟鼓鸣声。

前阵子的阴霾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振奋人心的新篇章。

此刻,四爷正乘坐在由二十八人抬着的金辇上。

周围有奴才举着黄罗盖伞,为他遮阳。

那金辇从乾清门出发,路过保和殿、中和殿,停在了太和殿。

下了金辇,四爷穿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上边绣着九条五爪金龙显得尊贵而威仪。

头上戴着夏朝服冠,前面缀着金佛饰东珠十五颗。

他脚踩玄黑凤靴,在王公大臣的注目下,往太和大殿走。

四爷的步伐均匀,每一步都坚定而沉着。

数千人的视线与注目于他而言,没有丝毫影响到他的气场。

他的神情严肃而专注,通身透着沉稳和王者霸气。

紧接着,他从中间铺着的印花地毯,一路走到了太和殿外高高的浮雕龙纹丹陛之上。

张廷玉当着太和殿外所有臣子的面,从隆科多手中取过一方明黄色的匣子。

非常小心翼翼地打开后,将匣子递给了四爷。

那匣子里面,放着一方雕刻着盘龙的玉玺。

以及,一根明晃晃、金灿灿的金符。

这便是象征着最高皇权的两样东西。

六方玉玺中的皇帝之玺,与掌管天下军队的金符

四爷接过这个匣子后,进殿朝里面的德妃行了大礼。

是的,德妃终究是舍不得十四爷。

早早就让人来报了,说是一定会参加四爷的登基大典。

这会子,德妃倒是没有多刁难,亲自扶起了四爷。

毕竟大家都看着,她也是要脸面的,不好太过。

见状,隆科多便手举康熙临终前的遗诏,声如洪钟般:“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这个时候,鼓声停止。

四爷一步步往上首的髹金雕龙木椅走去,而后转身,双臂厚重有力垂于膝上,坐下。

殿外,王公大臣对着四爷进行了叩首大礼,以及跪拜大礼。

四爷则坐在上首,俯首于殿外的百官们,威严地道:“朕今日登基,乃大清之荣幸,百姓之安乐。朕登基后,当行仁孝之道,以礼治国、以孝治国。尊先帝圣祖遗命,尊生母乌雅氏为仁寿皇太后。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为皇后,册立大典,由礼部郑重相办。”

这本该是高兴的事情,然而一旁的德妃,不情愿道:“我现在没有心情考虑别的东西,皇帝好好治国,远胜于给我尊号。”

她人虽是来了,到底还是不想当这个皇太后。

只是碍于大臣们都在,说的比较委婉罢了。

即便是被迫来了,也要给四爷添堵。

可是,不管她承认还是不承认。

只要四爷圣旨一下,她就是不想当,也得当

这一刻,即便德妃的声音不大,但还是有不少官员听见了。

届时一传十,十传百,不就传开了。

众人实在不理解,后宫妃嫔挤破脑袋都想当太后,为何这位就如此厌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001章 就爱往她屋里去

但这登基大典,可是皇上的大好日子。

于是,群臣们赶紧大声道:“恭贺吾皇荣登大宝,皇上万岁万万岁”

数千朝臣的声音,在太和殿外响起,听得人肃然起敬。

那气势恢宏的声音,在紫禁城上空盘旋,传出了好远好远

一下子,就将原本的尴尬气氛,也压了下去。

四爷端坐在龙椅上,好似睥睨天下,俯视万生。

一双浓眉微蹙,薄唇紧抿,似乎有什么什么烦心事。

可就是这般蹙眉的模样,更让人从心底生出敬畏来

只是,谁又知晓他心中的一切。

高处不胜寒。

所以,他永远只是一副冷酷无情的模样

虽然他现在是万人之上的帝王,但也不是没有一点约束的。

那约束他的,便是对大清江山的责任。

既然当了皇帝,便要当一个好皇帝。

这样才不辜负先帝和老百姓对他的期望

接下来,站在大殿台阶上的苏培盛,尖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今日登基起,改为雍正年号,大赦天下。”

“着封爱新觉罗允禩s为和硕廉亲王,与胤祥、马齐、隆科多四人共总理事务,担任总理王大臣。”

“爱新觉罗胤祥,封为和硕怡亲王。”

“隆科多承袭一等公的爵位,授为吏部尚书。”

诸如此类的圣旨,加起来有数十条

直到苏培盛念完所有的圣旨后,王公大臣们便叩首道:“皇上仁孝厚德,福泽万民,实乃大清之荣幸”

所谓的大赦天下,一般都是用来收买人心,或者有特大喜事的情况才有。

无非是皇帝觉得自己的统治不太稳定时,大赦的情况多一些。

显然,四爷初登大宝,收买人心的意味更大。

对臣子和兄弟,可以加官进爵,给予封赏。

但对于普通百姓,只能大赦天下了。

那些小偷小摸的犯人,或是犯了其他芝麻绿豆大小之罪的罪犯,就可以回到家中和亲人团聚。

得到特赦的犯人,当然也会对新帝感恩戴德。

不过,大赦天下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一概而论。

比如说谋反、欺君、与皇权相抗的犯人,都不是赦免之内的。

所以,表面上是大赦天下,实则将权谋玩弄于股掌之中。

一切的一切,实际上全都是按照规矩来,有着明确的现实目的和意图,并不是完全拍脑袋胡来的。

至于爷的名字,为何从胤禩改为了允禩。

那是因为四爷即位后,为避名讳,其余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

只有和四爷同甘共苦的十三爷,是个例外。

他的名字,还是爱新觉罗胤祥

于四爷而言,他和其他兄弟是不一样的。

就连十四爷这样的亲兄弟,都没得比。

此刻,爷虽说升官加爵,可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尤其是他身旁的九爷,明明没被点名,却吓得面色发白。

因为,他们嗅到了一丝捧杀的血腥味道。

合着这是先稳定朝政,看似升官加爵,谁知道往后怎么跟他们秋后算账呢。

然而生性多疑的九爷,总觉得最先被发落的会是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