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1章(1 / 2)
陶东来做出的这种推断,其实已经无限接近于客观事实,但就算明知特战师的谋划并非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案,与会众人似乎也很难明确地对此表示反对。
三十年来,特战师一直保持着常胜不败的战绩,这除了钱天敦和将士们的强大的作战意志和高超的军事水平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来自执委会的坚定支持。
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钱粮兵员,只要是特战师的作战任务需要,执委会都会尽力提供,很多时候甚至是调用其他部队的份额,优先配发给特战师。
每次战后对特战师将士的抚恤、记功、表彰,也一直都按照最高标准执行,几乎都是军中一等一的待遇。
就连特战师的人事任命、军官升迁、退伍安置等等,也多是依照特战师这边的要求在作安排。
王牌部队享受王牌待遇,王牌待遇换来王牌战绩,特战师一直都是执委会引以为傲的军中标杆,而特战师也勇于充当执委会手中最锋利的刀。
两者虽是上下级,但更多时候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如今突然生出的变化,也是因为执委会对原本的合作条件做出了某种变更所致。
有了陶东来的判断,与会的高官们很快就理清了当下的状况,执委会认为特战师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筹备好下一步的行动,所以在此期间可以先将资源分配向南方新大陆倾斜,让特战师在中东地区缓一缓。
不管是培养协从军,还是从事该地区的商业开发,总之特战师手头上还有不少的工作可做,似乎也不用急于去抢红海北端那片关键地区。
但特战师那边的想法,显然与执委会并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我看要让老钱回心转意听从安排也不难,特战师那边需要哪些资源,我们酌情补充一些,再调拨一些军费,让老钱安下心来也就是了。”
施耐德提出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按照他一向的观点,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陶东来却摇摇头道:“老钱既然已经动了心思,想让他回心转意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施耐德道:“但是如果争取不到国内的支持,特战师也打不了这仗啊!难不成他们还能在海外孤军作战?”
颜楚杰干咳了两声解释道:“因为路途遥远,特战师的弹药储备可要比国内的部队充足得多,即便短期内得不到来自国内的补充,也足以完成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真正制约他们的,还是军费开支,以及开发当地港口和产业所需的技术支持。”
施耐德道:“所以你们的意思是,如果特战师真想打这场仗,即便是没有国内的支持,他们也能独立完成,只不过是风险会比两三年后动手要大一些?”
颜楚杰迟疑了一下才答道:“其实以特战师的实力,要打赢这场战争的问题不会太大,但要长期守住那片地方,后续还要推动运河工程实施,没有国内的支持是万万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