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野人(2 / 2)
可是,好景真的不会长久。
雪诺还是骑着马逃离了自由民,耶哥蕊特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作为射箭高手,她追上雪诺,对准他的心脏,射在了他的手臂、背部、脚上。
每一箭都不足以致命,仅仅足以提醒雪诺:老娘放你一马。
托蒙德开玩笑的和耶哥蕊特说:
“我见过你在二百码外射中兔子的眼睛,若那男的还能行动证明你有心放他走。”
从那以后,耶哥蕊特不知疲倦的只做一件事:磨箭,把箭尖磨到锋利无比。
她恶狠狠的和自由民所有人打好招呼,雪诺是她的,只有她可以动他。
你看,此时她还在护着他,当初他抛下她的时候,可是无比狠心。
当时,为表示他彻底归服自由民,雪诺被托蒙德要求杀掉马信(管马的老人),雪诺下不了手。
耶哥蕊特替他一箭射杀了老人,两人瞬间被野人兄弟围剿,雪诺得到夏天的帮助骑上一匹马逃走了,留下她收拾一地的狼藉。
后来,山姆一再追问雪诺恋爱的感觉是什么,雪诺笑着答道:一支距离心脏六寸的箭而已。
这是雪诺的笑话,对耶哥蕊特而言,是一次不死心的仁慈,更是一场可能还唤得回他的赌注。
要说雪诺对耶哥蕊特没有感情也说不过去,从点点滴滴是看得出他爱她的,只是在荣誉和誓言面前,爱情只能排在第二。
不然,在耶哥蕊特被小男孩一箭击中倒在雪诺怀里时,雪诺那痛不欲生的表情,抑制不住的悲伤是假不了的。
也不可能把耶哥蕊特单独从野人堆里抱起,重新搭建火堆单独给她焚烧。
只是,相比于耶哥蕊特对雪诺的爱,雪诺给她的少的可怜。
耶哥蕊特曾经含情脉脉的告诉雪诺,世间万物最重要的只有他们彼此,别人不会在意他们的生死,唯独他们彼此会在乎。
是的,道理雪诺都懂,只是作为事务官的他,此刻比爱情重要的是事业,是荣誉,是守夜人的诺言。
所以,他放弃耶哥蕊特是必然,只是辜负了满腔热血的耶哥蕊特。
在雪诺和她的感情上看,耶哥蕊特是被伤害者,可站站在小男孩的角度,她也不是个善茬。
小男孩亲眼目睹她用箭射杀了父母,射杀了村民,包括老弱病残的妇女和儿童。
但在一片厮杀中,她明明可以杀掉躲在角落里的吉莉和小山姆,却只是用“嘘”的手势让吉莉别出声,自己掉头离开。
此刻,她既是魔鬼,又是天使。
说她是好人也不见得,她射杀小男孩的村庄是那股心狠手辣,绝非好人。
要说她是坏人也不能妄断结论,毕竟她对吉莉和孩子手下留情了。
只能说,魔鬼天使各占一半吧,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关键就看你观察到的是哪一面罢了。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雪诺负了一份珍贵的爱情。
————————
在广袤的维斯特洛大陆上,各方势力在权利的游戏中斗智斗勇,冰与火的世界,也包含了各种政治体制。
几乎每一个团伙和势力都有自己的体制,且各自信奉的东西都各不相同,这才是根本的矛盾来源。
最常见的自然是七大国与九大家族,他们是封建制/嫡长制继承制的资深拥趸,原型当然是中世纪的欧洲。
他们所信奉的权力传递规则,是基于血亲继承制的“安达尔继承法”,也即现实中的嫡长子继承制。
封建制度,是在华夏商周时期和西欧中世纪出现的,以贵族统治阶层逐层分封,占有土地和农民财富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以封建等级制为主要意识形态。
封建制度有三大最基本的特征:领主、封臣和采邑。
领主是拥有土地的贵族,封臣是拥有领主所分封土地的人,而这些分封出的土地就是采邑,封臣与领主的关系责任构成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封臣要向领主宣誓效忠,但也只向分封给他土地的领主直接效忠,也即像一句西方谚语所说的那样,“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在故事里,某个大家族起兵反抗国王,但其封臣是不应该被冠以“叛国”罪名的,因为在效忠领主与效忠国王之间,前者的义务被认为更具有法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总说华夏几千年“封建社会”,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严格来讲,华夏的封建制只延续到商周时期,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周天子分封诸侯”。
自秦统一六国建立郡县制以来,就已经进入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廷灭亡。
在封建制度下,权利的继承秉承着“嫡长制继承制”,也即领主正妻所生的第一个男孩拥有最高的继承权,其余子女的继承顺位依“兄-弟-姐-妹”依次排序。
不管是在故事中,还是在现实中,此继承法都有以下三点原则:
第一,男性的继承权永远优于女性,也即弟弟继承权优于姐姐。
且如果女儿出嫁,冠以了其他家族的姓氏,就不再拥有自己家族的继承权。
而在故事中,只有多恩的女性拥有和男性平等的继承权。
第二,男性只有一个正妻,与非正妻生的孩子都算私生子(庶出)。
私生子(庶子)没有继承权(或只有极少继承权),除非国王颁布命令将其合法化。
此外,主动声明放弃继承权的子女,自然也没有继承权。
第三,如果没有子女,则可以由配偶继承,既可以是妻子继承丈夫的头衔,也可以是丈夫继承妻子的头衔。
其实从故事中可以看出,许多角色争来争去,无非是为了一个合法的家族头衔。